怀远楼外楼为土木结构,墙基用大河卵石和三合土垒筑的3米多高,下围小,中间大,上层又逐渐缩小,好象橄榄状,据说抗震效果很好,基墙厚1.2米,其夯土配方极为独特,夯筑技艺高超,至今外墙表面光滑无剥落。有些土楼外墙剥落,现在的工艺无法填补,可见古人为子孙留业的踏实心思和聪明智慧了。
铁质制造的土楼大门,在现存土楼中很少,怀远楼就是其中之一,门上的枪弹坑迹说明了此楼曾经遭遇盗匪冲击的历史,所以福建土楼防御说应该是成立的。那时的倭寇盗匪,不知道指的是何方人士?我比较怀疑小日本,咔咔,这纯属个人感情偏见……
有三个灌水口,司机小江特意指给我看,原来楼上于此相通,一旦土匪火攻,楼内居民只要不停地往这三个灌水口里注水,就可万无一失。随后看过的很多土楼,几乎家家大门都有这样的灌水口,渐渐不以为奇了。
这是一楼的布局,看到这么多厨房,还是让人很吃惊的,几乎一家一个,比筒子楼先进。关上门就是小家,打开门就是一个大家族,赞极了。看到右手的大木箱了吗?猜猜看,那是干啥的?呵呵,我没才出来,以为放杂物的,结果是养鸡鸭的。咔咔。
怀远楼一共4层,均为通廊式,每层有34个房间,房间内宽3.l米,进深3.5米,整个楼只设一个大门,一共有4部楼梯均匀分布,可通向各层楼。我溜溜达达地四部楼梯都走了,转着圈的溜达遍了。楼外周墙顶层四个方向出挑建有四个了望小楼台,有人踩着小梯子,窝在里面挂灯笼。
清晨的阳光洒在青瓦上,这时上面卧一只懒猫,味道就更足了。
没等来懒猫,倒是看到一个小扫帚,慵懒劲立马上来,我都想找个躺椅就手躺倒。
从上往下看,很静谧,悬挂的衣服告诉我,这里还有人住,红色的门贴,红色的灯笼,很有中国特有的感觉。相比那些西洋风,我更爱这个,少了浮华,多了浓厚的文化历史韵味。
目前楼里住户多靠种茶制茶为生,这位大姐一个人静静地在中庭拣茶梗,大眼睛,大酒窝,咔咔,我很喜欢。我边拍她边笑说自己不好看,呵呵,其实我还觉得挺美。她说这些茶梗现在有人收,据说放在枕芯里,这倒是个好方法啊,枕着有茶香的枕头,香梦成酣。
这个小男孩特逗,我在拍厨房,结果他以为我拍他,冲我大吼,然后举起盖子遮住自己的脸,很害羞的样子,既然他举盖子,那么我就来一张,冲我吼的样子,很有大男子气概。突然想起读书时有人问我的问题,如果风把裙子吹飞了,是护脸还是护身体,我忘了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倒是这个小朋友给出了他的答案。哈哈,他那个小样子,我到现在想起来都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