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汪湖到右龙还得5公里。
俯瞰汪湖村。
不会是这条天路吧?
3点半到达终点。最后一个坡1:1都骑不动了。
省道205的起点,19公里山路花了我近3点小时,人的差距真有这么大?
下坡就去安徽了,真是期待呀。
当地人把这里叫虎头降,是古商道的最高点,从青石板铺的古道下去就是右龙村了。
右龙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地处新安江源头的皖赣交界处,四周群山环抱,有“黄山生态第一村”美誉,有壮观的五股尖瀑布。右龙唐朝末年建村,至今有上千年历史,村内尚保存几百年的古驿道、古石栏杆、古亭、古庙、古桥、古祠堂和古民居,文化底蕴深厚,是个典型的徽文化的古村落。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就转战在这一带。
很遗憾,没时间去了。
会当凌绝顶,先感受一下。
掉头下山,一泻千里。记得有位骑友高论:上坡如拉屎,下坡如拉稀。有同感,现在更觉得拉稀很要命。昨天刚到的头盔,专为冲坡预备的,希望不要派上用场。
冲下陡坡,不禁在想,开车的话没有刹车还可以抢档,如果现在自行车没了刹车?我是撞树还是撞山?横竖是个死啊。
给彦豪碟刹做个宣传,手感很轻松,尽管在砖家眼里它不如BB7的一根脚趾。
太阳快下山了,今天又得夜骑。
4点50分,到了瑶里村,冲下山都花了1个多小时。
月黑风高夜,好在这次是全副武装。
归心似箭,只当这腿和屁股是别人的。
终于快进市区了。
在恒大名都门前追上一名骑友,刚要打招呼,才发现是个女的(晚上眼神不好),犹豫之时,看她目不斜视的样子,决定还是不打扰的好。
从梨树园冲下坡,斜刺里黑呼呼的钻出个电动车,吓得我一个急刹,后轮颤抖着拖出几米远,还是美利达的刹线质量好啊!我说这位大姐,您也开个车灯好吧,我这破自行车都挂满灯泡。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这要是在家门口被撞趴下,多伤人哪!
路过一蛋糕店,真香啊。打电话给老婆,猪脚还有剩的吗?热热吧。
骑瑶里右龙,风景没有龙虎山秀美,空气也不如井岗山湿润,但总体感觉还好,山道静谧,可以一个人胡思乱想,只当痛苦的吸了回氧吧。
手掌痛、屁股痛,每次骑行都这样,哪位高手有经验?第二天上班,膝盖痛得楼都不敢上,结论是千万不要骑车去三清山,第二天还怎么爬山?
今年骑行就到此为止,老婆发怒了:再出去,衣服自己洗!不过现在可以关注蚂蜂窝,海量的游记,很喜欢,都看不过来呀。
上一篇:景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