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过不少山,去过不少景区,很多都大同小异。去了三个景点,每一个都有一些特别的地方,这让我觉得不虚此行。沿着原始森林爬山,山上很多粗大的竹子,迎着风,一路伴着水声。当南山大瀑布,突然出现在一个拐角的视野里,仰头去看,开阔而磅礴,或许在以后的记忆里会比黄果树更让我深刻。一路走,一路拍照,一路玩笑,也许习惯独自旅行后,这样的快乐是一种感动。第二个景点是梅岭,一个小村落,徽式的建筑,村口是几株千年樟树,还有架着篱笆、开着野花延伸的小路,锥形的远山翠绿着,阳光静静的午后。想到《非诚勿扰》里,富士山下灿烂而安静的画面,如此如此。接着去了绕南,一个古窑遗址,由于没人讲解,看了看热闹。开心的是第一次自己玩陶土,显然是不成器的啦,更开心的是当本人正在专心创作时,来了一个旅行团,在导游开口之前,他们就以为我是专业人士了,比我更专心的看我做,偷笑ing~
从瑶里回到市里,下午四点多。开始寻找我可爱的国际青年旅社。确如攻略上说的,很文艺。第一次住青旅,小兴奋。卸下背包,出去找吃的。毛仔小吃在景德镇最繁华的中心地带的某条巷子。最喜欢的是饺子粑,半笼,发现有几种馅儿。吃饱喝足,逛街吧~随意走,先不知道景德镇是否沿江,看见沿江路的标牌,涌上熟悉的幸福感。景德镇被江水隔成两半,江上的大桥闪着霓虹,岸边华灯初上。
睡到早上九点多起床,开始陶瓷主线游,然后便爱上了陶瓷。青旅所在地是雕塑瓷厂(一直记的塑料瓷厂,导致问路困难,囧!),那里是陶瓷世界的798。比起博物馆里带着岁月泥尘的瓶瓶罐罐,在我的眼里,那些具有设计感的现代陶瓷,更有生命力,是贴近生活的器物,融合了时代的绚烂与历史的沉积。找了一个小学门口的小餐馆解决肚子问题,菜还不错,就是太“绿色食品”了以至于老板连说不要钱了……公交到达民窑博物馆,院子里居然有存包的地方,人性化了。博物馆里介绍了制陶的历史和工艺,也算是对陶瓷有了初步的了解。陶瓷,是在与火的博弈中绽放的炫丽。下一站是宇宙瓷厂。怀着试一试的态度,想进厂观摩一下现代生产流程。大叔们正在工厂门房口吃午饭,“可以啊!去看吧,里面有作坊!”于是我们满脸微笑的大步走进了瓷厂。作坊里的工人正在忙,有的跟我们搭讪,有的被我们搭讪。大多以为我们是景德镇学陶瓷的学生。猜想陶瓷学院的很多学生会去看生产实践,所以我们才轻易的被允许进入工厂。挺好,从学到用再到创作,瓷都啊,安排好了一切,就等着有心的人去赋予陶瓷生命的灵动。计划凌晨离开,时间充裕。悠闲的撑着伞,走过大桥,看桥另一边的景象。走了很久,没有走到什么景点,鞋全湿了,突发奇想去买旺旺仙贝,目标是里面的干燥剂,嘎嘎!六一儿童节,称饼干的超市阿姨说这些饼干打折,看着口味多奇特,决定除了仙贝再捞点别的。一个品种拿一小包,突然阿姨往我袋子里放了两个,我说这种我拿了,她说肯定很这不一样,“哦”“这是我自己称了很多剩下的两个埋在里面的。”呵呵,阿姨好可爱。
买好凌晨进军南昌的车票,怀着对瓷器的依恋,等时间,准备离开。想寻找KTV混混。沿着站前路走,有一家瓷器店还开着门。有点犹豫是否进店,因为很高档,我们一看就不是买主,怕店主不乐意招待。但还是想进去看看。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姐姐,欢迎的态度,为我们讲解摆在架子上的各种瓷器。很多都附有收藏证书。出店,继续寻找KTV,跟着GPS,走进一条小路,积着水,没有路灯,泥沙。很不情愿的继续走,突然发现前方灯火辉煌。广场南路,没有逛到的路,夜总会一条街,哈哈。只是最终KTV计划没能实施,由于那里大小KTV们都不接受“钟点客”,非狂嚎一晚的队伍才被收留……绕了一圈后,沿另一条路回往火车站。路边还有几家陶瓷店亮着灯,进去一饱眼福,依然是得到接待。
也许这就是瓷都,每个人都愿意去述说陶瓷的故事,每件事都与陶瓷有关。
上一篇:冬日爬山坡,阳光灿烂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