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秋万里南游记----九江、庐山篇
第七天,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九华山—九江
今天圆满的结束了九华山之行,出发前往九江。
由于老公头天晚上的功课做得好,我们没有按GPS指的往安庆方向走,而是走了一条近路,具体怎么走我挺糊涂,反正从一个没完全开通的高速走的,上高速的口是彭泽核电站,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到达九江。
在九江城里找加油站费了些周折,总算在弹尽粮绝之前喝上了油。提前在网上预订了酒店,直接开到中海大酒店,前台服务员听说我们要去庐山就热情的帮着联系他们在庐山的店,但被告知满了。因为是周末我担心没有地方住,就赶紧到房间上网订房。一切停当,我们出门开始游玩九江,沿着九江的滨江路前往锁江楼。途中遇到一队穿着少先队鼓乐队队服的大妈们,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凑近一看是福利彩票祝贺一位先生获得25万大奖。
因为担心步行至锁江楼会关门,我们中途坐了几站公车。到达锁江楼的时间大约3:30分左右,门票20元,基本没有游客。园中只有一座锁江楼塔是旧的,应该是明朝建的,再有就是翻新的锁江楼了,楼中据说存有一幅世界上最大的青花瓷画,我们看时不过是由瓷片拼接的一幅‘浔阳八景图’,只是大点而已。实在没有什么玩的,照了几张照片我们就出来了。因为中午没有吃饭,此时饥肠辘辘,但周围没有任何饭馆,只好在一家小铺买了包饼干充饥。由于琵笆亭在维修不开,我们就沿着江边往回走,路过98抗洪广场,到达浔阳楼。浔阳楼只有一座楼,也是新建,我们在外面照了相,没有花钱进去。
穿过九江最热闹的商业街,到甘棠湖边的烟水亭时已经5点,景区大门关了。外边基本能看到里边的大概,因为很小。湖边非常嘈杂,一群一群的人们,把各自的高音喇叭开得很响,放着各种音乐,互相比着音响的功率,跳舞的,唱歌的,聊天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乱成一团。看着大家玩的开心,似乎很幸福,但这座城市整体环境不好,到处是垃圾和痰迹。
为了找到能吃当地特色菜的饭馆我们在街道里穿来穿去,最后找到一家鱼馆,他家的招牌菜主要是鱼,一种没听说过名字的鱼吸引了我,端上来看时就是黄辣丁,叫法不同而已。还点了一个88元套餐,有烧大雁、扇贝、鸡汤四蔬,当鸡汤四蔬端上来时,着实把我吓着了,量太大了,五六个人的菜量把我俩撑得够劲,最后还是剩了不少,算账144元,哈哈,便宜呀。酒足饭饱回酒店歇了。
第八天,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庐山
从九江出来本来沿着庐山大道就能到达庐山,可我们被GPS带着绕上了福银高速,转了一大圈才到庐山脚下。在庐山脚下买了票就可以上山了,票价是180元一人,当然还要给‘大猫’买张票45元。通票内除美庐和庐山会议旧址外的票都含在内了。上山的路很崎岖,会车时也很惊险,据说有50多个弯,我也没数,好在不怕开山路,集中精神就好了。一进庐山牯岭镇赶上修路,堵了一会才慢慢行进。预订的鑫缔宾馆比较靠北,有个不错的停车场,我们到时已近中午,放下行李,在宾馆对面的小铺里买了张地图,又咨询了下怎么玩合适,然后按照店老板的指点出发了。我们没有坐景区的观光车,而是选择了步行,这样就不会遗漏美好的风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的大作以及近代波谲多变的政治风云把我带到了庐山,哈哈,我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吧。我们沿着环山路到如琴湖边,远眺九琴亭,风光无限。走到花径,我们进入锦绣谷,进谷后的右手边立着一座牌子,上书‘天桥’,所谓天桥不过就是在沟壑上悬立着一块大石,似乎要将两岸连接起来,但法力不够差了一大步。在一块巨大的写着‘好运石’的石头旁,人们争先摸石头以求好运。对人为造出的这些景观我随不削但也尊重,出来游玩入乡随俗,别跟自己过不去,于是也绕石三圈,求的心理安慰。
下一篇:庐山、雪--迟来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