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游记更新中......)

庐山(游记更新中......)1

曾传,商初,有匡俗先生,往庐山寻道求仙。匡俗字君孝,亦字子孝。因其寻道求仙之事为朝廷所悉,故天子请之出山相助,其却避潜于深山,后无踪影,羽化成仙。故把其寻道求仙之地称为“神仙之庐”。因姓匡,故称“匡山”,亦称“匡庐”。至宋,避太祖赵匡胤讳,故改称“庐山”。

又曾传,周武王时,有方辅先生,同老子, 骑白驴,入山炼丹,其均“得道成仙”,山上留空庐,人去庐存,故称“庐山”。

又曾传,匡俗父为东野王,曾同都阳令吴芮,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病逝。朝廷为彰其功勋,封其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其兄弟七人,好道术,均在都阳湖边大山中寻道求仙,故称为庐山。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分**割**线**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庐山(游记更新中......)2

诗一: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游记更新中......)3

诗二:西登香炉峰 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 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 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 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 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 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 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 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 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 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 永愿辞人间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

诗三: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诗四:一山飞驰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热门游记
  • 我的食之旅-天津

    这次去天津总共不到两天,29日下午到塘沽,晚上去天津市区,30日上午在天津市区内转悠寻觅美景和美食,不停迷路,走错路,绕路。临近1点半终于找到了蜂窝里介绍过的那家肘子店。足迹从北塘的海鲜市场,到天津劝业场的小吃街。然后就是津湾广场旁边连兴成的羊杂,路边小店的嘎巴菜和油条,煎饼果子。先说北塘海鲜市场吧,没有去那些有规模的酒楼,先去海边的渔船边,买了两条新鲜的海鲈鱼。提着又去了海鲜批发市场,这个市场跟...
  • 漫步津门

    漫步津门11月中旬的一个周六,本应于十一假期前往的天津终于成行。天津的路真不是外地人开车用的,数不清的单行线,禁转线让我这个老司机头疼不止。费了很大劲,总算转到定好的宾馆富蓝特,稍事休息,直奔主题。天津的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域。共有22条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英租界的“墙外推广界”,地势低...
  • 天津文化中心

    这是我们天津文化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哦~~好像叫水中月~外围新栽了法国梧桐天津博物馆远观大剧院荷塘里荷花朵朵开~湖心小岛路标~这附近还有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对面是银河购物中心和乐天百货博物馆是凭身份证免费换票博物馆里很值得一看,面积很大,藏品很多~大剧院外景
  • 美在--------天津古文化街

    2009年5月9日--10日.天津市健龙公司邹城部组织新老客户赴天津总部参观学习.费用200元.行程:D1.早乘大巴前往天津市.晚到达.宿天津.D2.早餐后.参观健龙公司.生产线.产品展销等.中餐该公司食堂自助餐.后观看母亲节文艺表演.晚宿天津东方之珠休闲广场.D3.早餐后.游古文化一条街.中餐后.返程.天津市:特色:泥人张.杨柳青年画.麻花.狗不理包子等
  • 溜达在天津的两天

    到达天津的时候已经快到正午了,火车站广场外的天气好得出乎了我的意料。上一次来到这儿,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一个心血来潮就决定来这儿了,冲动的原因是,我那哥们扬言要报销我这一趟的伙食费、住宿费、还有回程车票等等······前天还在西安的古城下闲逛的我,改签了北京的票,在北京逗留了一天之后,就跑到这儿了——天津!到了某个城市,你要是不拍两张车站的照片,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你去过那。天津,在那儿闲逛的两天里,似乎走到哪儿都能碰见几口或大或小的钟。这是天津人民在传达他们优秀的品质——“时间观念”吗?这是一张走在海河边上
  • 团泊洼,你去过吗?

    2012年11月15日在去天津静海办事时,途径团泊洼水库,立刻被这里美丽而宁静的风景所吸引。同时也想起了诗人郭小川的诗句《团泊洼的秋天》。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低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