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后,精神还不错。随即装上行囊,开始了下一段征程。结古镇方圆并不大,大部分民居建筑在高山坡上,山上还修有寺庙、白塔,山下的建筑和街道多是商家和当地政府办事机构。中心文化广场簇拥着一座恢宏的藏式建筑风格的大楼,也是结古镇最壮观、漂亮、醒目的大楼,原以为是政府办公大楼,趋前问询方知是当地的藏文化博物馆。
高山擎起的结古寺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崇高和圣洁。离开结古镇的道路上“牛头”跟随着熙熙攘攘前来朝拜转经的藏民,来到玉树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嘛呢石堆。
极具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以青海湖划界除了柴达木盆地所属的海西州是蒙古族自治州,海北、海南、玉树、果洛地区都是藏族自治区。可见地广人稀的青海高原上还是藏族人口占大多数。那些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寒地带上,气候恶劣、氧气稀薄、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只有赶着牦牛和羊群的藏民逐草而牧,逐水而居。一路走来,沿途所见藏民生活的点滴,其生命力的顽强坚韧,其信仰的坚定执着,无不给人以强烈的冲击震撼力量。
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保护区平均海拔4200米,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涵盖三江源湿地、野生动物、森林灌丛三种地貌类型。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格拉丹东雪山—沱沱河是长江源头;曲麻莱县—治多县是澜沧江的源头;扎陵湖—鄂陵湖—玛多县是黄河的源头。孕育着三条大江的这片土地,水量的蕴藏极其丰沛。三江源一路走来,青海这个“资源大省”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不仅是矿产资源丰富,更有水资源及伴生的电力资源无比丰富。
去往通天河封育区(古代传说唐僧西天取经路)的路上,在一处标有“唐僧晒经台”石碑处停车拍照。站在高坡上,前方一片开阔地带、、、、、、。
进入玉树州境内已经走过了很多的山水,只是到了这里才看到仿佛人工修剪的树木,一株株并排挺拔地生长在涓流不息的长江水边,婷婷玉立,婀娜多姿。“玉树”这样的地名仿佛因这景致而得名?我宁愿这样记住这个美丽的地方。
沿着214国道,“牛头”行进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之巅,众多的山脉就在我们脚下。来到“雁口山”(海拔4458米),我惊异地发现这样的海拔高度,没水没电,寒气逼人,居然还栖息着藏民人家,简直不可思议!
走过河流密布的嘉塘草原(高山草原),同饮三江水的珍泰乡,江面逐渐变宽,筑有桥梁的夏草地,来到清水河镇加满油箱。
下一篇:玉树,缓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