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

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1
昨夜在拉不寺宾馆旁边的一家川菜馆吃饭时,一直围绕着此地的海拔高度进行求证,在座者众说纷纭,最后以饭店的老板娘的说法为准:海拔 3600米。因此夜里将随车一直带在身边的2.5升氧气瓶搬到床边,为了节省氧气多用些时间,只是在入睡前和清晨起床时,吸了几分钟,缓解夜里睡觉时身体代谢慢造成的缺氧症状。

早晨起床后,精神还不错。随即装上行囊,开始了下一段征程。结古镇方圆并不大,大部分民居建筑在高山坡上,山上还修有寺庙、白塔,山下的建筑和街道多是商家和当地政府办事机构。中心文化广场簇拥着一座恢宏的藏式建筑风格的大楼,也是结古镇最壮观、漂亮、醒目的大楼,原以为是政府办公大楼,趋前问询方知是当地的藏文化博物馆。

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2

高山擎起的结古寺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崇高和圣洁。离开结古镇的道路上“牛头”跟随着熙熙攘攘前来朝拜转经的藏民,来到玉树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嘛呢石堆。

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3

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4

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5

极具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以青海湖划界除了柴达木盆地所属的海西州是蒙古族自治州,海北、海南、玉树、果洛地区都是藏族自治区。可见地广人稀的青海高原上还是藏族人口占大多数。那些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寒地带上,气候恶劣、氧气稀薄、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只有赶着牦牛和羊群的藏民逐草而牧,逐水而居。一路走来,沿途所见藏民生活的点滴,其生命力的顽强坚韧,其信仰的坚定执着,无不给人以强烈的冲击震撼力量。

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保护区平均海拔4200米,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涵盖三江源湿地、野生动物、森林灌丛三种地貌类型。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6

格拉丹东雪山—沱沱河是长江源头;曲麻莱县—治多县是澜沧江的源头;扎陵湖—鄂陵湖—玛多县是黄河的源头。孕育着三条大江的这片土地,水量的蕴藏极其丰沛。三江源一路走来,青海这个“资源大省”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不仅是矿产资源丰富,更有水资源及伴生的电力资源无比丰富。

去往通天河封育区(古代传说唐僧西天取经路)的路上,在一处标有“唐僧晒经台”石碑处停车拍照。站在高坡上,前方一片开阔地带、、、、、、。

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7

进入玉树州境内已经走过了很多的山水,只是到了这里才看到仿佛人工修剪的树木,一株株并排挺拔地生长在涓流不息的长江水边,婷婷玉立,婀娜多姿。“玉树”这样的地名仿佛因这景致而得名?我宁愿这样记住这个美丽的地方。

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8

我从高原归来《青海掠影散记五》9

沿着214国道,“牛头”行进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之巅,众多的山脉就在我们脚下。来到“雁口山”(海拔4458米),我惊异地发现这样的海拔高度,没水没电,寒气逼人,居然还栖息着藏民人家,简直不可思议!

走过河流密布的嘉塘草原(高山草原),同饮三江水的珍泰乡,江面逐渐变宽,筑有桥梁的夏草地,来到清水河镇加满油箱。

热门游记
  • 江西宜春温汤温泉

    温汤温泉蕴藏于地下400多米深的岩石裂隙之中,分布在以地矿疗养院为中心的温汤镇0.8平方公里范围内,日出水量3600吨左右,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温汤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度,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内含2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无机离子,属弱碱性,低矿化度,重碳酸纳,高热优质淡温泉。是比较少见的可以饮用的温泉。中国预防医学会检验证实,温汤温泉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可以与法国埃克斯温泉相媲...
  • 婺源旅游十大看点

    婺源旅游十大看点1.淡墨素描的山水村庄婺源的乡村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古树浓荫;村前有水,水倚田园,接天田园无穷碧……是一幅闲适、清幽的淡墨素描,一幅天人合一的画卷。在婺源,你忙碌的心可以得到尽情的释放。2.旅游花费更超值婺源处在“六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腹地,东接黄山,南濒三清山,西连景德镇、庐山,北靠杭州、千岛湖,周边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它们和中国最美的乡村共同组合成...
  • 背包行走婺源(三)——思溪、延村、樟村

    思溪、延村、樟村都是思口镇附近的小村落,司机把我们送到相对较远的思溪村。看见停车场上那几台旅游大巴就知道思溪里的人不会少,不过,与后来在晓起、李坑遇到的团队比起来,这里还算清静多了。村口依然为古村落精典的组合----树与桥,该桥为明代所建的廊桥,称通济桥,规模比清华的彩虹桥小了许多,桥长22米,宽3.8米,这是进入思溪村的主要通道,思溪河上还有一座木桥,称人字桥,通常游客都是从通济桥入,从人字桥出...
  • 背包行走婺源二——彩虹桥、长滩

    雨停了,但天还是阴沉着,在街边的小店里吃了碗稀饭,老板极力推荐汽糕,于是要上一盘,3元。汽糕不过是用米浆蒸出来的薄饼,然后在上面刷上辣酱、碎菜等,有点像我们这里的煎饼果子,不知这是不是江西小吃,反正还算好吃。汽糕清华镇的早晨还是很清静的,我们沿着小河向彩虹桥方向溜达着,一路上只遇到几位手持相机的游客,看来他们比我们起的还早。小河对岸的山顶上云雾腾腾,山坡上的梯田黄黄绿绿,河边的女人们静静地洗着衣裳...
  • 背包行走婺源(一)——严田古樟、巡检司

    转帖背包徒走一直是我向往的一种旅行方式,终于有了机会。婺源,这个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以它特有的徽派古建筑群、古驿道、油菜花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由于婺源地处赣东北山区,交通不很便利,加上所谓的景点不过是散落山中的小村落,因此,这里与其它旅游景区相比背包客很多,选择在这里背包徒走想必不会很寂寞,事实证明果真如此。网上做了几天的功课,终于把那些古怪的地名、方位,以及驴友的建议记牢。虽然定义为休...
  • 中国最美乡村的金色童话——婺源

    【婺源,明天的记忆】婺源美景记得第一次听人家提及婺源的时候,我连它所在的地理位置都不知所云,直到看到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弥漫整个婺源所营造的美景意境,我才被深深吸引。婺源田野的油菜花海婺源,素有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但由于近年来不断被游人所熟知,当地的一些景点也越发的商业起来,包括景点一卡制收费,也其变相涨价了,我所能做的,唯有趁早去感受,趁婺源还未整体的被商机垄断,努力地去寻找婺源应有的当初那一份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