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藏铁路开通之后,玉树可能成了最后一片神秘藏域。
玉树是唐蕃古道最光芒的一站,它是三江源头,它是藏传佛教教派最多的地区,它的海拔高度超过西藏很多地方,它有着热情奔放最能歌善舞的人民……
原以为第一次玉树之行,将是生命历程里与玉树划上的句号,没想到三年以后,因事成缘,又见玉树。
——题记
千湖之县——玛多
早餐后出海南恰不恰镇,一路爬坡,转眼间由海拔2800米到了海拔4000米的地方。车似离弦之箭驰骋天路,中午到了玛多黄河沿午餐。青海面食为当地一大特色,但高原地区的面条、面片往往煮不熟、煮不透,进食后易引起肠胃不适,吃牛羊肉是较佳选择。玛多,藏语 “黄河源头”之意。与黄河有关的县名,还有一者为甘肃的玛曲县,藏意“黄河”。
玛多,素有千湖之县誉称,其实何止千湖,只不过用千湖来形容其湖泊密布而已。从黄河源头出来,为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两大湖,然后是让人充满悠远和诗意想象的星宿海,那是大小不一数不胜数的湖泊,如苍穹繁星闪烁高原上。十多年环境的变化,有些海已干枯,露出沙漠般的湖底。六七十年年代,中国内地首富县不在江浙,不在广东,而是在青海——远在天边的玛多。可惜,当年辉煌已经不再……
不少行者将玛多误为玉树地界,其实,玛多隶属果洛州,阿尼玛卿所在。越巴颜喀拉山口之后,才算进入玉树。
一路景色,高原之彩淋漓尽致。
欢乐的盛宴--玉树康巴艺术节
车自巴颜喀拉山口便一路下坡,目不暇接之时,不知不觉到了玉树门户歇武,见自离恰不恰镇后近六百公里销声匿迹的树。于西宁入玉树,只要见到树,就知离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不远了。
现时玉树,清代隶属囊谦千户,民初设玉树、囊谦、称多3县,统由玉树行政公署管辖。玉树,藏语有宝藏之意,也有一说是其时马步芳统治青海,在结古镇植树无数,此地方有了树,因此而名,称“玉树”。无论如何,树在玉树挺珍贵的。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变更,设玉树藏族自治州,下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州府驻结古镇。
此行乃参加第五届康巴艺术节。康巴艺术节主要是宣传康巴藏族文化,并进行经贸交流。四年一度,分别由青、滇、藏、川轮流举办。
和汉地活动不同,政府毋须花太大力气,很多群众就会从四面八方,一车一车,成群结队而来。短短几日,原本宁静的地方,帐篷连营,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弥漫节日气氛。
入住当地税务部门的内部招待所,吃住均受周到照顾。翌日达会场,人山人海,如此热闹景象打有记忆起还是第一次目睹。精神颇佳,缘由昨晚睡眠不错,一夜无丝毫高原反应。没有跟着进入主会场,而是找了拍照的藉口,来到会场旁的溪流边,要了瓶冰镇的啤酒在遮阳伞下坐下来。相对繁嚣的会场,此地不仅可对活动一览无余,又是相对宁静的一角。当然,貌似平静的样子,其实身心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受节日气氛感染的沸腾兴奋。
千年丛林--山巅之上的结古寺
艺术节开幕式下午,安排参观结古寺。镇北高高的木它梅玛山上的结古寺原址为一苯教寺院,后易为两座噶举派小寺,明洪武三十一年,西藏萨迦派大喇嘛嘉昂喜饶坚赞来此传教,噶举小寺它迁,其在原建筑基础上修建了结古寺。全寺依山势而建,座落有致,远望如层层楼阁,就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叛乱中的佛堂僧舍的残垣断壁废墟,仍见当年气势。结古寺学者辈出,往来名僧甚多,九世班禅大师于1937年圆寂于斯。结古寺于本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目的地:一是将上次误入堪布居所为两位小僧人拍的照片送达;二是补拍上次因时间紧而未拍到的照片。这次玉树之旅,前者做到了,委托大经堂管理者将照片转交,后者只能是随行随拍了。
信仰的海洋--嘉纳玛尼堆
上一篇:被遗忘的,灾后生死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