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照游流水帐

他家的客厅很干净,客房很整洁,自己睡的炕头也很整洁,厨房也很干净,房子是平房,只有一个很窄的小楼梯通往楼上平台,可以晒衣服等。在他家还遇到了几位郑州来的游客,据他们说每年都会过来,并且每年都是在他家吃饭,就像自己家一样,他们自己盛饭自己端菜,看到厨房放的面包油条抓起来就吃了,真没把自己当外人。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13

中午就在他家吃了,海鲜是吴家台村里一个海鲜市场买的,加工费鱼类10元,其他都是5元,很便宜。这个大蟹很好吃,就是有点贵,苏阿姨做的爆炒螺肉和土豆丝都很好吃,黄金贝蛋汤也很清淡符合我们的口味。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14

下午去森林公园,票是让李叔代买的,48元(原价60元,由于森林公园征用了他们村里的土地,所以他们买可以打八折)。森林公园感觉真是来对了,无论是海边漫步还是林中小憩都是相当的惬意。

海边的沙子很细也很干净,关键还可以把车子直接开到海边的沙滩上!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15

我想把车子开到海边去兜一圈,就像下面这位大哥一样,但由于家人的极力反对,最后还是放弃了,有点小遗憾。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16

海水很蓝,不时还有海鸥从水面掠过。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17

沙滩上还有一个小水潭,潭边有大片不知名的野花,感觉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18

森林公园的森林也是一大亮点,车子停在林间,把车门打开,听着音乐,躺在吊床上,或者是林间漫步都是相当的惬意。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19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20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21

傍晚时分,回到渔家,苏阿姨已经按照我们定的菜单把海鲜买好了,过一会香喷喷的菜就上桌了,茄子做的最好吃了。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22

一扫而空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23

晚上,和我们同住在一个渔家的好多人还带着手电去赶海(手电是渔家的,可以借),我们不高兴去了,就休息了。

第三天睡到自然醒,起来吃早饭,馒头、油条、玉米粥、嘎啦酱(读音,据说是一种海鲜酱,具体怎么写的不知道),都是比较天然的东西,玉米是自家地里种的,油条也和我们这边街上卖的不一样,没有金属味,也不是发的很大的那种,我家人都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早饭,都吃了很多,馒头蘸着嘎啦酱,油条蘸着玉米粥,相当好吃,口水~~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24

吃完早饭,苏阿姨知道我们喜欢玉米粥,还送给我们好多,用一个大袋子装了好多,她说反正是自家种的不花钱,搞的我们很不好意思。

最后回家前又去海鲜市场买了一箱海鲜带回去。标准的吃货。

三天的总行程:1071公里。

十一日照游流水帐25

最后贴一下我们三天的花费,油费出发前加满,到日照后又加了400,估计总共750元左右,吃饭两顿早饭两顿中饭两顿晚饭,总计1500元左右,住宿180+160=340元,森林公园门票192元,最后带了箱海鲜回家360元,由于高速免费,过路费省了,因此总花费为750+1500+340+360+192=3142元,四个大人一个小孩。

最最后,给吴家台李洋渔家做个广告,李冰波13001585067、0633-3680392(他家儿子去当兵了,老两口不会上网,不会作宣传,但这家比较干净,主人比较淳朴,做的菜好吃,真心不错,推荐一下)

热门游记
  • 福州双杭剪影--下杭篇

    回忆小学时光...
  • 再次与福州鼓山白云洞的亲密接触

    时隔五年之久,在蜂友“枕头面包”的怂恿下,我带着蚂蜂窝的行李诗重新踏往福州鼓山白云洞之路。此时的白云洞已经成为福州户外爱好者劳作之余炼脚、健体、怡情、养性的首选之地。据《榕城考古略》记载:“白云洞,险巇峻峭,巨石棋列。万历中,僧悟宗始辟。……奇崖划开,深丈许,广逾五尺,倚崖为屋,石天为盖,白云混入,咫尺莫辨,故称之为白云洞。”此句解密为:白云洞位于鼓山西北风池山西侧,因洞在海拔700多米高处,常常...
  • 穿越时空,探寻福州仓山老洋房(已更新)(一)

    福州这些年发展的很快,到处都在建高楼大厦,可是另一方面,很多古老破旧的房子被拆除了,那个年代的故事也随之渐行渐远,终究被人们遗忘。从去年起,就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带上小单,去仓山找找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洋房,也许它们中的一部分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拆除,一部分也许会被翻新保护起来,但那都不再是原本的模样,我希望在来得及的时候,保留下它们的印记,哪怕只是零星的照片。今年11月11日,光棍节,对我们而言有着深远的...
  • 让人心醉的晚秋 (11。11福州舵活动)

    一直感觉晚秋是一个飘逸的季节,是穿着长裙漫步于落叶沙沙小路的季节,是能够想起爱和忧伤的季节。晚秋,拂过微凉的夜风。人开始变得安静,有一种落寞从张开的指尖冷冷滑落,像极了夏末时那株枯萎的太阳花。抱着一席纠结的记忆慢慢清理,晚秋的夜里,如花散开,寂寥而颓废。但依然眷恋着晚秋,眷恋着它的颜色,疼惜它的过往,习惯在那些浓烈奔放的色彩里回味幸福,品尝忧伤。那些飘落的叶子,焦黄的、枯黄的,最后变成泥土似的褐色...
  • 行走福建——福州篇

    旅行的美在于一个“异”字,但遗憾的是,每每大都市,不免大同小异。福州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连世人称道的三坊七巷,大抵是今人粉饰的产物。因我生在南京,三坊七巷在我看来不过是个放大版的夫子庙,挂着历史悠久的招牌,未见时,以为是个来自书香门第,有沉鱼落雁之容的大家闺秀,见了才发觉只是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丫头也好,佳人也罢,此行也算一睹真容。福州这座城虽让我失望,但福州人却令我称道。一个人旅行总是仰赖陌生...
  • 校园秋末时光,遇见你—心中美丽的格桑花。

    秋末的脚步尚未走远,只因为还留恋南方的绚丽多姿。它如顽皮的孩童追随风中的信使敲打你的心窗。漫步熟悉的校园主道,望那平静的秋水,偶有一圈圈涟漪荡漾开,碧绿的湖水映照着晴空的清朗,也开始明亮你的心情。校园的芳草在身旁散发淡淡的自然清香,或就在你几步距离的草丛,或在你仰望高处的视野,还是在田埂边的篱笆上都能寻获它们的身影。扶桑和黄蘗如一对恋人含情脉脉相依相偎;牵手经历了夏秋,美好的时光里是清风,雨露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