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和“龙”分别来自男主人和8岁小儿子的名字,女主人说起店名充满了自豪。也是,女儿已出落的如花似玉,小儿子送到城里去上学,丈夫更是魁梧的山东大汉。每年5月到9月是休渔期,所以6月去的时候男主人在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新好男人,总是笑眯眯的,帮着做菜,甚至还会拖地。
我最欣赏的还是女主人。穿着得体,轻声细语娓娓道来的。虽然日照方言需要适应,交流以后就感觉很好。来过她这里的客人大多还会再来,因为她说一定要留住我们的胃,所以用的食料都是上好的,烧制用心也用心。
朋友说,下次去日照时要带一只油桶,因为房东自家花生榨的油真香。朋友简直是鬼子进村啊,什么都要呢。
说说吃吧!海鲜大部分是在村里的海鲜超市买。由房东加工,每加工一个菜5元,做好了端上桌。村里有多个超市,我们常在小街道上的买。
这里扇贝多,都是人工投苗在海里,自然生长,也算是野生的吧。8元一斤。第一顿 我就消灭了23个!爽啊!第二顿锐减到13个,那是因为我集中火力改吃黄蛤。
日照有好几种蛤,我们的目标是吃没吃过的,花蛤和黄蛤都陌生,都得吃。相比之下,黄蛤更好吃。连吃两顿!
上面的是花蛤,下面的是黄蛤。
有大香螺和小香螺,不是一个品种噢。亲自吃了后感觉小香螺赞!贪婪的连吃两顿。
鲍鱼,老公居然不觉得好吃,便宜我吧,一顿吃了3个。9元一个。女主人怕我们花太多钱,劝我们每人吃两个,第一顿严重感觉不过瘾,到下一顿买海鲜时,女主人不再阻拦我们多买了。哈哈,实心眼啊。
这条鱼叫加吉鱼,因为名字新奇吉利,吃了一次,50元一斤呢,一条花了85元,做好的鱼忘了拍照,味道不错。
只是,只是,我们前一天吃了主人家冷藏的三种鱼,倒是那三种冻鱼把这活的加吉鱼硬生生的比了下去。他自家捕的带鱼,我没有见过肉那么厚的本带鱼,按当地的做法油炸的一大盘,老公吃了近一半!还有一条类似海鳗鱼的海鱼,红烧的,合我的胃口,狂吃。还有一种叫牛舌头的鱼,香煎的吃真嫩。忘记拍照了,借一张网上的PP吧。
一直狂吃各种海鲜,到第四顿(不算早餐),我们才感觉需要吃一些蔬菜了。辣炒豆角、酸辣土豆丝,日照的家常做法,却真心好吃。
总结一下!所谓“渔村民俗休闲游旅”,我的理解就是:
一.参加当地的劳动生产,比如出海打渔,赶海。只是偶尔,因为不长胖怎么减肥;
二.民俗,所有当地的食物都以当地的方式制做,比如辣炒八代鱼、清水煮蛤、辣炒某某某。再比如鲍 鱼,她是先用高压锅压一会儿,再香炒入味,真好吃。所以,我们都由着女主人的习惯去做。
三.休闲,就是让自己闲着,忘记去海边也是可以的。
(嘿嘿,由于我懒得学习出海打渔,就在网上搜了一张PP,权当亲自参与过!)
我们真是这样做的。比如,周日早晨看了日出,7点回住处,吃了早饭就在院子里聊天,东拉西扯的等着午饭时间的到来,再继续吃海鲜。唉,我的人生啊,在那几天里得到最大的满足!
再说说我们住的地方:吴家台,和群龙佳园。
上一篇:我只是想去日照看看海
下一篇:安静的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