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这首《望岳》,我想应是描绘泰山最有名的诗句了。千百年来,去过泰山,还是没去过泰山的,这首诗就像一幅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巍峨,神武,钟灵,毓秀,以及朝晖夕阴的万千气象,始终是泰山不割的印记。每当听到它或提起他,总觉一股豪气在胸中升腾。。。呵呵,豪气升腾了这么多年,我想应该看看它了。
出门之前,温习了一下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这是一篇让我们这一代人熟悉泰山景点的经典课文。一个个地名,虽未去过,却耳熟能详。按照文中的路线,规划了一下本次行程。岱宗岱庙,理当观瞻,山顶日出日落,自不能少。订票订房,收拾停当,就在秋日,瞅个周末,就此出发。李先生虽受雨水侵扰,却饱览云雨飞泉,也是快意旅程。我的快意旅程,是否就此开始?
DAY1:晨抵泰安,观岱庙。
岱宗坊——红门——斗母宫——经石峪——中天门——南天门——碧霞祠——泰山极顶
夜宿天街
DAY2:早起天街——日观峰拱北石,观日出
南天门——十八盘——升仙坊——五大夫松——中天门——天外村
坐车返程
火车一夜,直抵泰安。火车站外,除老火车站有德国殖民印记外,与其他中小城市相比,并无太多亮点,不作流连。
天上撒着几点小雨,天色灰蒙蒙的,令人想起可憎的PM2.5。。泰安城北的泰山虽近在咫尺,寻摸北望,茫茫然,啥也不见。郁闷,难不成我也得经历李先生的雨中登山遭遇?嗯,暂不管他。街旁鸡蛋煎饼,南瓜小粥,打发早餐。餐毕,按照既定线路,直奔岱庙。
岱庙本是道教神府,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之地。 始建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与故宫、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号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不知能名副其实否。。。
正门。。
正门前的财神爷,四面受拜。。
配天门,中规中矩,有点故宫建筑的味道。。
岱庙内的古柏古碑。。好似述说它的正本正源,庄严历史。
偏园。
憩园小径,古树参天。。
后殿栏杆上绑着不少红符,记着不少祝福。。
鲜花掩映,后殿入口。。
后花园。。白墙黛瓦,湖石鱼翔,有点江南园林的味道。
整个岱庙按中轴宫殿式布局,透着一丝庄重与威严。红墙灰瓦,既有皇家建筑的元素,又有着与皇家建筑的区别。庙内古物不少,多是古树及历代碑刻。大殿及建筑大多翻新,已感受不到是个古物。或是这些年古建看得太多,并未感受岱庙有太多特色。想来岱庙本是祭祀封禅之地,并不是此行的主角,就当盛宴前的开胃菜罢。
沿着岱庙中轴线出后门,朝北,应该就是泰山方向。
还好,此时雨停。山顶日落日出应该有望。。
岱宗坊。步行,好像距离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