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之行--要懂得吃

海南粉,外面人貌似没听说过,我亦如此。海南粉有两种:一种是粗粉,一种是细粉。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只在粗粉中加进滚热的酸菜牛肉汤,拌少许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等即成,叫做“粗粉汤”;而细粉则比较讲究,要用多种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腌粉”。

在海口的几天,“海南粉”在我耳边出现的频率甚高,可见它对于曾经生活在此而又再次踏入这片土地的人来说,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就如同背景离乡的我,回家时一直念叨着沙县小吃一样。时隔已久,岁吃过那么多家的海南粉,味道已淡忘的差不多了。印象深刻的是我一个朋友,为了怀念海口某个小摊的海南粉,在我们要离开的那天破天荒地起了大早,为的就是排对吃上海南粉,强!

曾经无数次徘徊在上海的吴江路,为了吃烤生蚝,我可以努力拨开拥挤的人群从头吃到尾在从尾吃到头。于是,身边的朋友告诉我,海口十块钱可以买一打十二个生蚝,相比上海五块一个真实便宜的不得了。那时候,就对海口崇拜得五体投地。到了海口才知道,并没有口述那样的便宜,但还算便宜的啦,又新鲜。不像上海,可能由于不新鲜的原因,商家把料加重以减轻腥味。人也是奇怪,东西多了,便宜了,就根本不会有当时在吴江路的那股豪情,反而对另外一种海鲜情有独钟,叫海白。一种类型贝类的海鲜放进锡箔纸进靠烤,放点盐,原汁原味真的很棒。它反倒成了我在海口每天念叨的东西,只要一有机会肯定要吃,在演出的是时候,去酒吧的时候,吃夜宵的时候,只要有机会没有一次错过。夸张的是,在海口的最后的一个晚上,我仍然舍不得地半夜独自一人跑出来,再次品尝了海白的美味!

火锅很平常,海鲜火锅也很平常。但是在海口的一艘船上吃的海鲜火锅平身还是第一次,和重庆的火锅绝对是一东一西,差别大的很。我们点完新鲜的海鲜后,上了火锅,里面的汤就是白水,没任何作料。据说是要靠海鲜把它的味道煮出来,所以放海鲜的顺序还能错,先放虾,再放贝类等东西,鱼,最后才放青菜。煮出来的海鲜只有纯的海鲜味,蘸点酱就这么吃。店家还会给你小柠檬,给你去点腥。煮到最后,白开水变成了纯纯的海鲜汤,在放进青菜,简直太棒了。

真正体验海南的生活,就要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心去。去XXX吃夜宵当然必不可少,一到晚上这里人山人海,但绝对不会有上海吴江路那样拥挤。店家大多都把桌子放在外面,杂而不乱是摆上路的两旁,人们围圈坐下,喝酒聊天配上店家揽客的声音,再加上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感受到夏季的暖风,随风轻轻的摆动,让我不由得感叹,海口人们真是太幸福了,也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东北老人来这里安享晚年。这里吃的很多,烧烤海鲜,什么粥,炸小螃蟹,很多很多,当然还有我最爱的海白,哈哈。

还有一个不能不提,就是清凉补,这个上帝赐给海南女人的礼物。海南的清补凉摊一般设在路旁,摆小桌子和小橱窗,旁边摆上一个保温冰桶,几套塑料的椅子和木桌。清补凉摊的小橱窗里放着一排塑料碗,碗里面分别装着:糖水煮的芸豆,煮好的绿豆,通心粉,鹌鹑蛋,菠萝丁,西瓜丁,桂圆肉,红枣,薏米…… 在摊子前挑好自己想吃的,多少和品种都由自己定,也可以由老板帮忙挑,放到碗里,然后,他会在碗里倒满糖水(或者椰子奶),最后再在碗里放上一大块冰。只放糖水的就是普通的清补凉,放椰奶的就是椰奶清补凉,清爽可口哦!

这次到海口的时候感冒了,还很严重了。听朋友的介绍买了海南这里的感冒茶,苦的很,但效果还不错,没几天就好了。此后,在广州,深圳都看到这样的摊子。据说是因为那边处于亚热带,平常喝些凉茶有助于解暑。地域决定了饮食,四川那边吃火锅也一样,因为那里的湿气大。

海口之行--要懂得吃1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00;}">

上一篇:海南游(骑楼小吃)

下一篇:海口

热门游记
  • 下江南之-南浔

    这里有着更加古朴的韵味,宁静的清晨与黄昏,没有熙熙攘攘,不见繁华,但曾经的它一定有着非同寻常,不为人知的小城故事。时光荏苒,踏在小镇的路上,能感受到的只是依稀的它的身影~一片小屋,一缕青树,道不尽人间喜怒哀乐。。只有江南出这样的小桥流水,并且浑然天成~你在桥上看风景~宠辱不惊的安详。。。人就在画中游走吧,看尽眼里,记忆飘飘~~近了,远了,都是尺寸间的距离。而思绪无边~昨日的你,是否上演过轰轰烈烈的...
  • 南浔——老街风情

    步入南浔的老街,放佛置身于一个片场,油然而生一种怀旧的情绪老太太在阳光下聊些往事家常是否还提起时代变迁,龙袍也进了当铺?上口留香,香留口上,怎能让我不为之苦苦追寻?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块浔蹄正在古镇的河边微笑青梅竹马的小棉鞋,看得人心里暖暖的屋檐听雪融的鹦鹉,是否感到了春天的脚步红红火火的定胜糕,吃一块,新年步步高南浔属于湖州,湖州的毛笔天下第一,爱好书法的人总是要稍些回去制作毛笔的原料有很多,羊毛...
  • 古韵今姿----南浔篇

    2010年3月25日,吃过早饭,驾车前往南浔。南浔虽是江南四大古镇之一,但网上介绍景致一般,票价却很贵,景区联票100元。本来不打算去,可绕太湖走一圈,回程正好路过南浔,凭着它的名气,还是看看吧,也别落下遗憾。出乌镇沿着来时的路往北,有路标指示,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南浔的景区。停好车,购票进去,进大门有指示‘小莲庄’,我们先游览此处,小莲庄是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刘镛与和珅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 走读江南之三:南浔

    西塘坐汽车出发,大概一小时到达南浔长途汽车站。出站后向左拐上人行天桥,直走到宝善街到丁字路口,再向左拐进东大街,大概十五分钟到达“云水谣”在水一方客栈。客栈老板说是进景区不进景点不用买票,在通津桥附近有一个检票口的牌,有值班人员但没人拦我,直接进来了。南浔门票100,从网上查的是景区正门小莲庄附近有巷子可逃票,下午17点后免票进入。下午逛了两小时,天慢慢变黑了,这里既感觉不到古镇的民风,也感受不到...
  • 【两个人的旅行】· 南浔(一)

    进南浔,一条街。通南北,看东西。沿河走,水中游。四象八牛二十四金狗,府宅连成片,花园围成圈。——老唐(2012年10月3日行成于南浔)如此的两个人的旅行,我们不知有多久没有启程了。今年的十一,人流如织,趁着去湖州探亲的机会。我们终于重新上路啦~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攻略,因为我觉着我们的这个貌似不是很大众。是从练市(湖州的一个小镇)出发,往南浔的。所以在这个交通工具什么的选择上不能给大家太多的建议了。不...
  • 南浔--留荫庐

    南浔一共就一家肯德基,我们把车停在肯德基门口,留荫芦的周姐就骑着电动自行车过来接,然后我们跟着她的车七拐八弯,走到一条安静的小巷的尽头,周姐说到了到了,顺着她的手指方向看过去,在石桥的另一头,看到了留荫庐黄色的幡旗。这里是南浔的百间楼地区,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群刚好隔开了繁华喧嚣的现代市井。南浔和所有的江南小镇一样,风细水软,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散落了很多巨富显贵,是江南小镇的大家闺秀之地。走过40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