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南春寺据说在大城王国建立之前便已存在,在战火纷乱中奇迹般保存下来,该寺极富中国色彩,颇受当地中国商人的青睐,那时每逢坐船远行,都要来此祭拜。
大城王国因战争频繁,国家变得贫穷,因而非常有兴趣开拓国际贸易,中国商人和华人当时也积极参与其稻米、香料、木材、火器、金属等交易中。
骑行途中,口干舌燥,在路边一家简易棚屋搭建的小卖部补充水份。
微笑和剪刀手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苏望达拉廊寺(Wat Suwan Dararam)面积不大,寺内的壁画很漂亮。
可能游客较少,这里的流浪狗很多,看见陌生人就想围上来,幸亏我喜欢携带三脚架,其实照相用的很少,但防身的作用倒是巨大的,呵呵!
苏望达拉廊寺兴建于后来的曼谷王朝拉玛一世期间,白色的墙面应该是刚刚粉刷过,典型的泰式建筑,让人赏心悦目。
在历史公园附近有一座大象营,游客可以坐在大象上沿固定线路观光游览。
第一次看到大象和汽车、摩托车一起走在街上,让人惊奇。大象在泰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现在主要用在旅游业上了。
在大城遇上好几个日本旅游团和摄制组,而国内的旅游团似乎都不会来大城。大城曾是东南亚的贸易中心,如今还有日本村、荷兰村、葡萄牙村等遗址。
大象身躯高大,游客只有通过这个楼梯才能坐上去。
大象营里一头小象在为游客免费表演节目。训象师和骑象人手上都有一把尖利的弯钩,专门对付不听话的大象。很多人喜欢看动物表演,但也有一些人反对囚禁动物和利用动物表演等来牟利,此类争议很多,似乎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帕席桑碧寺(Wat Phra Si Sanphet)建于1448年,主要用来举行皇家仪式和典礼,三座钟形佛塔分别存放国王及王室成员的骨灰。
在一排排曾经支撑主殿屋檐的圆柱上仍可见雕有姿态万千的莲花图案,原大殿内还有一座高16米的镀金铜质立佛。
帕席桑碧寺曾包括三尊镀金佛像 、 兩座气势恢宏的大殿和多座收藏无数皇家珍宝的建筑,而现在除了三座佛塔外,其他建筑均在缅甸人洗劫时被毁。
看着这残桓断墙,想象当年的辉煌,感叹泰缅之战的残酷。人类历史上太多这样的部落、民族、国家之间的纷争,谁又是真正的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