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油肉:太原十大名吃之一,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制作上都与众不同,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一般饭店都有过油肉。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种,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被做的花样翻新,目不暇接,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比较著名的有刀削面、拉面、揪片、猫耳朵、莜面栲栳栳等等
其中刀削面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莜面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栳栳”是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钟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钟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斗”故得名。营养价值高,味道不错。
山西灌肠:原料以当地特产荞麦为主,素食,口感精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调制简单,随吃随切。深受太原人的喜爱。
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清真小吃,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每年冬季都会见到中老年人经常去清和元吃头脑,搭配着稍梅和帽盒吃。
来历:传说,明亡后一代名医傅山隐居故里,侍养老母,创制了“八珍汤”让母亲康复。后他将此点传授给一家饭馆,以“清和元”挂牌。“八珍汤”则易名为“头脑”。每当傅山给体弱需补的人看病人时,便告诉他们去“吃清和元的头脑”。意指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
但是第一次吃头脑特别不习惯。经营“头脑”最正宗的就在清和元,一般清真饭店都有。
老鼠窟元宵:皮薄馅满,味道甘美。久居太原或临时来太原走亲访友、旅游的人们,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尝。此元宵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鼠窟地址:钟楼街中段,离柳巷特别近。
鸡蛋醪糟:太原十大名吃之一,雪白的醪糟里飘着金黄色的鸡蛋,吸引着大量顾客,是深受太原人喜爱的一种大众化羹汤。
六味斋:太原人对六味斋情有独钟。每当钟鸣鼎食,六味斋的酱肉始终是太原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六味斋酱肉素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著称山西省内外。
地址:太原大街小巷都有六味斋店。
双合成:1898年(清末光绪24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夏家庄人李洛金、张子瑞在石家庄开了个店铺,取“两个合办必能成功”之义,商号叫双合成。其中郭杜林月饼是最为著名。
老陈醋:山西人都爱吃“醋”,每次吃饭菜都少不了“醋”。著名的有宁化府醋、东湖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