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在天津吃的西安凉皮,只不过没有黄瓜,而且这一份面皮也就是半份西安凉皮的量。面皮下面是几块白面筋,不过不如在天津吃西安凉皮里面的面筋好吃,西安凉皮中的白面筋充分进了味儿,一咬之下,里面的浸入的汁水都出来了,吃的很过瘾,为凉皮增色不少。而这里面的白面筋,则有些死气沉沉的样子。但调料的味道拌得很好,面皮也是凉凉的,爽滑,有韧劲儿,不一会儿,这小小的一碟子凉皮就被我消灭了,2.5元。
本想再吃个灌肠,想想在去别家转转吧,留着点肚子,毕竟一会6点多钟还有正式的欢迎晚宴呢。出来沿着桥头街向柳巷南路方向走,又发现了牛王庙。记得头天在回来的班车上向以前曾经在太原工作过的同事打听太原的小吃,他就曾经提过牛王庙,我还取笑说怎么没有马王庙呢,不想就这么碰到了。
牛王庙里面挺大的,但是卫生情况可太糟糕了,怎么说呢,小时候的天津京津小吃店什么样子,这里就是这样。入口处有卖票的,选好了,交钱,然后拿着票去对应的窗口,等着里面的服务员拿给你或是现做,然后再自己端着东西找位子坐下吃。牛王庙里面的品种很多,有各种的粉,米粉,面,饭,饼,锅魁,还有在门口烤的肉串。
我要了个香辣牛肉粉,是店里面最贵的,12元,胃口有限,要吃就吃最好的。拿着我的票子,去挂着香辣牛肉粉招牌的窗口领我的粉。里面的师傅将粉放入后面煮沸的大锅里,只一会儿就热气腾腾地用笊篱捞了出来,盛到一个大碗里,然后从旁边各式各样的碗中将各种调料一次加入盛粉的大碗中,还有最重要的牛肉,最后就直接从里面端出来放在台案上。我端着这个大碗,想找个干净并且视线好的座位,因为不是吃饭点儿,而且店面也大,座位倒是有的是,选了一个靠墙的地方,等着粉不那么热时喝了一口汤,呀,真的是很好喝呀,很辣,但是是那种很痛快的辣,不辣嗓子,喝完后,好像一股香辣的热气直接进入胃中。本来还担心这一碗可能要吃不完,没成想一会儿就吃了个精光,最后还在恋恋不舍地撇着的仅剩的一点汤。痛快!辣的味道绝对是这个粉的主角儿,而里面的牛肉,很硬,为避免浪费,勉强都吃了。
牛王庙的隔壁是好好吃锅魁坊,对比牛王庙,这里面的环境可以说是赏心悦目,很有些麦当劳这类的西式快餐店的整齐与洁净。
店面横向不如牛王庙宽,但进深是一样的,中间是卖票的柜台,隔成里外两间,外面全是饭桌,里面一边是窗口,一边是饭桌,供两列饭桌,都是每张桌子可对面共坐四个人的那种。虽不是很宽敞,但洁净度和店面的整体档次都不逊于麦当老。
一碗香辣牛肉粉下肚,我已经有些七八成饱了,所以我只点了一个香辣肉锅魁。去锅魁窗口取锅魁,服务员有些不确定给我的是不是香辣的,还用铲子扒了一下锅魁看了看,问我是带走还是在店里吃后,给了我一个小qian子,我一摸锅魁,问道怎么是凉的,因为我虽然没有吃过锅魁,但凭直觉我觉得它应该是现烙好或是烤好的,服务员直言不讳地说就是凉的,也不知道是蒙我这外地人呢,还是理应如此。坐在座位上,开始打量四周,发现这家餐馆经营的是四川风味的小吃,因为墙上肉锅魁的来历清楚地写明诸葛亮率军远征巴蜀,来到四川彭州军屯镇的地方,因埋锅造饭非常不便,便令将士们将面团置于头盔之中,在火上烤熟了吃,味道极美,将士们欢呼其为锅盔。后有一成姓师傅将此方发挥,将猪,牛,羊肉等夹于其中,更名为肉锅魁。所以,这是地地道道的四川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