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秋太原行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费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但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朱光效果也很好,显然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增添了异国风情。

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延续至今,乔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乔家大院大门座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块,上书“古风”。雄健的笔力同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寻味。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这同作为巨商大贾的乔家所秉承的和为贵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进入大门,走完那长长的甬道,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三级台阶,庙宇结构,以狮子头柱,汉白玉石雕,寿字扶栏,通天棂门木雕夹扇。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两明两暗。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罗绕松的镂空木雕,装饰精彩,富丽堂皇。额头有匾,上书“仁周义溥”四字,李鸿章所题。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便于车、轿出入。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一、二院为三进五联环套院,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宏伟壮观。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中间和其它两院略有不同,正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整个一排南院,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六个大院院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从门的结构看,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每地每处都是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

上一篇:一起爬山去

下一篇:NO.1 晋阳湖

热门游记
  • 福州双杭剪影--下杭篇

    回忆小学时光...
  • 再次与福州鼓山白云洞的亲密接触

    时隔五年之久,在蜂友“枕头面包”的怂恿下,我带着蚂蜂窝的行李诗重新踏往福州鼓山白云洞之路。此时的白云洞已经成为福州户外爱好者劳作之余炼脚、健体、怡情、养性的首选之地。据《榕城考古略》记载:“白云洞,险巇峻峭,巨石棋列。万历中,僧悟宗始辟。……奇崖划开,深丈许,广逾五尺,倚崖为屋,石天为盖,白云混入,咫尺莫辨,故称之为白云洞。”此句解密为:白云洞位于鼓山西北风池山西侧,因洞在海拔700多米高处,常常...
  • 穿越时空,探寻福州仓山老洋房(已更新)(一)

    福州这些年发展的很快,到处都在建高楼大厦,可是另一方面,很多古老破旧的房子被拆除了,那个年代的故事也随之渐行渐远,终究被人们遗忘。从去年起,就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带上小单,去仓山找找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洋房,也许它们中的一部分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拆除,一部分也许会被翻新保护起来,但那都不再是原本的模样,我希望在来得及的时候,保留下它们的印记,哪怕只是零星的照片。今年11月11日,光棍节,对我们而言有着深远的...
  • 让人心醉的晚秋 (11。11福州舵活动)

    一直感觉晚秋是一个飘逸的季节,是穿着长裙漫步于落叶沙沙小路的季节,是能够想起爱和忧伤的季节。晚秋,拂过微凉的夜风。人开始变得安静,有一种落寞从张开的指尖冷冷滑落,像极了夏末时那株枯萎的太阳花。抱着一席纠结的记忆慢慢清理,晚秋的夜里,如花散开,寂寥而颓废。但依然眷恋着晚秋,眷恋着它的颜色,疼惜它的过往,习惯在那些浓烈奔放的色彩里回味幸福,品尝忧伤。那些飘落的叶子,焦黄的、枯黄的,最后变成泥土似的褐色...
  • 行走福建——福州篇

    旅行的美在于一个“异”字,但遗憾的是,每每大都市,不免大同小异。福州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连世人称道的三坊七巷,大抵是今人粉饰的产物。因我生在南京,三坊七巷在我看来不过是个放大版的夫子庙,挂着历史悠久的招牌,未见时,以为是个来自书香门第,有沉鱼落雁之容的大家闺秀,见了才发觉只是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丫头也好,佳人也罢,此行也算一睹真容。福州这座城虽让我失望,但福州人却令我称道。一个人旅行总是仰赖陌生...
  • 校园秋末时光,遇见你—心中美丽的格桑花。

    秋末的脚步尚未走远,只因为还留恋南方的绚丽多姿。它如顽皮的孩童追随风中的信使敲打你的心窗。漫步熟悉的校园主道,望那平静的秋水,偶有一圈圈涟漪荡漾开,碧绿的湖水映照着晴空的清朗,也开始明亮你的心情。校园的芳草在身旁散发淡淡的自然清香,或就在你几步距离的草丛,或在你仰望高处的视野,还是在田埂边的篱笆上都能寻获它们的身影。扶桑和黄蘗如一对恋人含情脉脉相依相偎;牵手经历了夏秋,美好的时光里是清风,雨露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