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遇见>,
还是火车,
还是一朵一果,
还是那片海.
听凡说,京城此时,叶染香山。
却不知怎么就听了萨米的蛊惑,踏上了去秦皇岛的火车。
想看看这个季节的海,想暂时告别熟悉的一切。
因为是晴天。
计划离开的早晨,天气却出奇的晴朗。
不曾近观晴天的海。
七月是晚上,第二天就是雨天,晴天又去了山海关。昨天又是阴天。
不想留遗憾。索性推迟回去的时间,买了下午四点的车票。
然后义务反顾地做上了去往海滨的公交,34路。
很少流泪。
当看到车窗外,晴空丽日下金光闪闪的大海,泪水就顺着眼角不自主的淌下来。
在海边生活的人,真的很幸福。嫉妒他们,在海风里早起上班,在海浪声里安然入眠。
在总站下车,没走几步,遇到刀马旦。
本来该在刘庄下车的,却不小心过了站。没来过这片,不认识路。还是有点小怕会迷路。不过那也没关系,顺着路走,一定能到海边的,再说还有那么多路标。
那三个女孩在不经意间就成了我的风景。
建筑和花木的组合,永远是我镜头的最爱。
喜欢这路灯。不知道,晚上灯亮的时候,海边的街道会是什么样子?
看到海了!
关于那片海,期待了很久。
和夏天相比,这个季节的海,有点不一样的凝重。
老虎石公园的标志性雕塑,阳光下的剪影。
当然,那个游客不是我。
我喜欢那棵树,也喜欢海边的建筑。
关于树和建筑的故事,在海和天空,风和阳光,还有浪花和礁石之间。
在这里,遇到那个卖海螺和贝壳的老伯。
告诉我骨螺叫“蜻蜓螺”时候,我一点也不奇怪。显然,这是个更恰当的名字。就像夏天,他们告诉我,鬼灯花叫“鹿角菜”,海虹叫“海葡萄”。无所谓对错,是另一种智慧。遗憾的是,只顾着讨价还价,忘了用相机记录些什么。
“小的两块钱15个,大的两块,算你一块吧~”
“小的一块钱10个,大的也不是很大,一块钱两吧~”
“好好,你挑吧~这个时候节不对,人太少,在七八月份是怎么也不卖的。”
老伯并不知道,就是专门挑了没人的季节,不喜欢人多。
夏天也正好赶在六月底,人也很少。
很想把照片展现的场景描写的很唯美。
但事实是,钓鱼的其实很不友好。
不是因为他的冷漠和神经质的肖像权理论。
当我离开朋友和熟悉的一切,在陌生的一切里寻找自己,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那些没人知道,也不愿提及的情绪。
上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游玩的日子
下一篇:仙螺岛之行-体验一瞬间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