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沈阳!

本应该是2012年学完的东西,却被我拖到了现在才开始动笔。沈阳,对我来说并不算陌生,经常往来于此。从小的时候开始就不是很喜欢沈阳,直到在沈阳生活了4个月,我不喜欢的成分只增不减。虽然如此,却多了思念的成分在里。因为这四个月的时间,我收获了太多的友谊与温暖。

沈阳!沈阳!1

而这篇文章未必算得上游记,如果有能帮助的,我会把我所知道的告知。这是我2011年在沈阳的另一篇游记783799.html

沈阳!沈阳!2

废话不多说,开始上图。让图片代我讲诉那过去4个月的时光!(因为有学校的记忆,所以开始会有几张学校里的照片,其他的都在后面。)

沈阳!沈阳!1

学校组织参观的918历史博物馆

沈阳!沈阳!3

沈阳!沈阳!4

沈阳!沈阳!5

沈阳!沈阳!6

校园一景,其实我们学校还算是挺漂亮的,绿化也好,建筑也好,只是太过忙碌的生活已然无法让我们停住脚步去留心身边那些悠然生长的植被。再美的景色都会被我们所错过。

沈阳!沈阳!7

沈阳!沈阳!8

沈阳!沈阳!9

沈阳!沈阳!10

忙碌中唯一的乐趣是跷课跟着睿哥在校园里拍东西,东昊拿摄像机的爪要是不戴爪套早就会被冻僵掉的。

沈阳!沈阳!11

沈阳!沈阳!12

下雪虽美,却要苦逼的去除雪。看到这个时很幸福,以为雪会变的好除,可谁曾想,这根本就是摆设。还不如没有,相反的雪变的更难除~

沈阳!沈阳!13

北陵,算是个意外收获。其实,原来在沈阳考雅思的时候,是住在北陵西门那的如家。可从未进过北陵,而这次却是跟着我们学校信息中心摄影组的一起来了。忘了说了,我也是摄影组的一员~

沈阳!沈阳!14

沈阳!沈阳!15

这张照片,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只奈何俾人技术有限。

沈阳!沈阳!16

沈阳!沈阳!17

沈阳!沈阳!18

沈阳!沈阳!19

沈阳!沈阳!20

沈阳!沈阳!21

沈阳!沈阳!22

沈阳!沈阳!23

沈阳!沈阳!24

沈阳!沈阳!25

沈阳!沈阳!26

沈阳!沈阳!27

沈阳!沈阳!28

沈阳!沈阳!29

热门游记
  • 三清山你去过了吗?

    金秋的十一月,正值旅游淡季,有幸去了江西的三清山,真的是值得一游,不虚此行。三清山素有“小黄山”的美称,这里的风景的确不错,美如一幅幅喷墨山水画,曲水响波,连绵群峰,千峰竞秀,迷离幽壑,再加上空气清新,游人稀少,美得一切似乎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述了。可惜大概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吧,三清山的美都不大为世人所知。我原本也以为三清山名气不大,可能也就在中国名山列群中尔尔罢了,可到了这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山,山...
  • 最美最古朴的桥乡--婺源坑头

    婺源的美景以纯净原始的自然山水、恬静和谐的田园风光、古色古香的徽建古村而著称。乡村隐于青山,青山衬托乡村,山麓有村,村背有山,是一幅令人陶醉的乡村画卷.坑头村坐落在婺源县西北部的鹅峰山下,至今还是一个“自然村”。说它是“自然村”,指的是它目前还是一个对外来游客不收取门票的村庄。最近我以一个婺源导游的眼光走近了他,与几位朋友一起来到了家乡这传说中的"十八里桃溪"的源头村,<注:坑--在婺源是小溪>....
  • 思溪、延村,探古韵

    (一)去思溪、延村是大年三十。思溪村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当时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几百年来,思溪村人历代在江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南广西等地经商,主要从事木材、茶叶、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后,多携资归故里买田置房,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思溪村内的建筑大多为明末清初时期所建,现存三十余幢。主要有敬序堂、“振源堂”、“承裕堂”、“承德堂”、百寿花厅...
  • 驴行婺源06-10-30

    有了四天的假期,不忍心放弃,去哪里,鼠标游移在旅游页面,心里其实一直坚定着一个目标――中国最美的乡村,知道那漫山的油菜花一定动人心弦,知道现在不是最美的季节,但是油菜漫山的季节我还会有这样的假期么,漫山的菜花黄灿灿,也会有满山的人群篡动,那么去吧,还犹豫什么呢,哪怕站在风光无限的江岭去假象一下明春花的海洋。作了一周的功课,一个人,多少有些令人担心,十年前,计划了一月山西的沙漠之行,最终因为胆怯,让...
  • 走马观花的婺源游

    11月上旬参加了上海××工会旅行社的婺源跟团游,这条旅游线还挺火爆的,周末的未订到,只能参加周二团,而且位置还很后面。看来这家旅行社广告做的挺好的。6点半就从人民广场出发,开车准时。基本上都是年均稍长的人参加,要么就是单位同事之类的。有几个是专门去摄影的。老实说,还真是第一次跟团游,因为去婺源的交通太不方便了,而且我是跟老妈一起去的,老妈从来都不自由行的,她喜欢跟团买东西,咳!我们的导游是个三十来...
  • 水墨婺源

    到婺源县城的时候,雨丝淅沥地密了起来,坐上到清华的中巴,窗外山色青黛,如烟的云雾淡淡地飘着,湿漉漉地衬着底下原本黑白分明的村庄愈加的清峻,如白描的水墨画。路边有河,水色清亮,浅浅地流。到清华换了小货车,挤在后座上直不起腰,路却崎岖起来,颠得生疼,径直往山里走。良久身边回乡的青年轻吐一声:到了。车便停在沱川乡上。几家饭店的招牌上有用英文写的菜单,半天也没看明白“红烧荷包鲤鱼”是怎么翻的。背包沿小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