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记: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亭台楼阁记: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王勃《滕王阁》[1]烟水亭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从牯岭下山后,走了趟离庐山36公里——号称“七省通衢”的九江。听说九江甘棠湖的烟水亭,是遥望庐山的极佳之处。由“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苦辣酸甜”里“跳”了出来,想从“高低远近”处,再来瞧一瞧别样的庐山。有时候,有些事,真的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有些事,有时候,也真的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有些时候,有的事真的是要随缘的,这或许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吧!这不,刚一到甘棠湖的时候,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虽然没能远眺到庐山的五老峰,倒也欣赏了“烟雨蒙蒙”的烟水亭,这难道不是造化吗?!在“水天一色”中,我还听说了,在这树木葱茏、花草繁茂的亭内有座纯阳殿,殿里有块吕洞宾的手迹“寿字草书”石碑,只要仔细一看这些寿字,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其中隐藏着“九转炼丹”四个字。这也是不能不去看一看的地方哦!烟水亭,先前是三国时期东吴都督周瑜的点将台。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开始建亭,当白居易贬谪江州司马时,修整后命名为:浸月亭。北宋熙宁年间,理学家周敦颐(我们小学时读过他的《爱莲说》)携子来九江讲学,在甘棠湖畔建有一座:烟水亭。浸月亭和烟水亭,均在明嘉靖年间荒废焚毁,明末在浸月亭旧址上重建,定名:烟水亭。亭为水榭式建筑,1972年“全面修复”时,建了一座由湖畔蜿蜒于湖面的曲桥,与之相接。在这孤岛式的烟水亭里,建有了船厅、纯阳殿、翠照轩、五贤阁、亦亭、宴会厅和境波楼。漫步在这湖光潋滟,似是而非的时空中,我眼前的叶叶扁舟,仿佛变成了战旗猎猎的船队,鼓角雷动,刀光剑影……,“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浔阳楼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既然下起了雨,自然想到了酒,(在闽南叫做:下雨天,烧酒天。下雨天,留客天。)在九江最适合喝酒的地方,当属浔阳楼啦。浔阳楼?不就是《水浒传》中宋江醉酒后,题写反诗的地方吗?就算是吧!从烟水亭出来,由环城路一直向北,到滨江路后向东(或者说右拐),就能看见长江边上的三座楼阁亭台,最前面的是浔阳楼,中间的是九江市的标志-锁江楼,过九江长江大桥的是琵琶亭。琵琶亭?《琵琶行》?对啦!这就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故事发生地。浔阳楼,因为施耐庵的“渲染”,把一桩“历史公案”,在浔阳楼里演绎得家喻户晓,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戴宗,一个个鲜活的艺术人物,粉装墨黛地在浔阳江畔,一一出场了。而白居易的《题浔阳楼》和韦应物的《登郡楼寄京师诸季及淮南子弟》诗,反倒随着这座酒楼的焚毁而飘失。1986年重建的时候,参照的是《水浒传》的插图和宋代《清明上河图》的设计风格,可见名著的影响力有多大,人们的“市场运作”思维有多敏捷。新落成的大楼里,必不可少地塑造了一百单八将的梁山好汉瓷像。墙壁上也当然地重现了宋江的“手笔”,而卖的酒却没有了古时候的味道啦。屹立在长江边的小山坡上的宝塔,叫做锁江楼宝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现在锁江楼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唯有这砖石结构,六面锥状的七层宝塔(高35米左右),历经风雨侵蚀、地震摇撼、战火蹂躏后,至今依然健在,时年400余载。继续前往,过了长江大桥,就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描写的“故事现场”-今人重建(1989年)的:琵琶亭(据传初为唐代李渤所建)。物非人也非的今天,再也无法感受到白乐天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亭内的仿古表演,更多的是专业演员的重复的“作业”,那位“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的悲戚,则是无法从弦音里“表现”出来的。因此,再也不会有:“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热门游记
  • 2011年国庆节太原周边游

    2011年国庆节,没有打算去远的地方旅游,就带着一家老小在太原周边放松、休闲了一下。十月一日,天龙山。山门外,虔诚的小家伙。群山中的舍利塔十月二号中午,去康庄吃饭,下面的图片都是丁丁拍的。一共拍了50多张,只有以下可以使用,这个成绩,我已经很满足了,呵呵。门口的花坛我最喜欢的榕树盆景,室内喷泉小溪丁丁喜欢的绿色植物后院饕餮开始盆栽十月四日,阳曲县的青龙古镇,是在原有小镇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新的城...
  • 穿越石千峰林场

    2012.9.9第一次的徒步旅行开始,心里不免有些忐忑,怕自己体力不够走不下来,不过到最后,还可以,呵呵,偷偷的赞一下自己。晒晒自己拍的图图,手机拍的,不太好。
  • 小忆晋祠、天龙山石窟

    号称: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我们总是千里迢迢到某某地旅游,却忘记了我们身边那些美好,也许正如“书非借不能读也”一般,我们唾手可及的东西却失去了那份让我们神往的稀罕。今年夏初的清晨,我来到晋祠,看到了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的栩栩如生和姿态各异,作为“晋祠三绝”之一,的确是名不虚传。也知道了,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
  • 闯北二十八城——(3)意料之外的大气太原

    古并州,新太原,击响传承2500年历史的时代鼓点8月22日上午10时,安全飞抵山西省会太原。这是我此行的第一站,也是最迫切想要造访的地方。因为一直梦想走遍中国各地,但泱泱中华何其大,故苟以涉足省会城市为走遍各省之象征。在此之前,太原与石家庄、台北一道成为自己尚未涉足的三座省城。虽然踏访太原前也去过山西不少城市,但毕竟省会是窥见一省全貌的缩影,因而站在太原土地上的第一瞬,兴奋之情油然而至。走出太原武...
  • 太原市清徐县东湖,逛游一趟~~

    图片仅略做修饰,原因下边有解释:清徐县地处省城太原市城郊,依山面川,交通便利,全县国土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辖四镇五乡,总人口34万人。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葡乡”、“醋都”之称,境内资源丰富,特产众多,水电气暖及通讯成网配套,是发展工业,旅游、商贸的卫星城市。罗贯中的家乡。东湖边有个广场。有400多...
  • 公主的太原情结

    因为大舅在太原,所以这个城市从我的中学时代起,每年都要至少去一次。可以说,太原的每一点变化,都映在了我的心里。太原美景的序幕——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