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记: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啦。况且,如今的浔阳江头,是那么地灯火通明,月亮也变得暗淡无光了。有时我在想,假如今天,假如香山居士也和我一样,再来浔阳江边,再听到这“如凄如诉”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还会不会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呢?![3]滕王阁的“物换星移几度秋”离开九江,雨就停了。快捷的高速公路,让我虽然和鄱阳湖,近在咫尺,但是却无法让我再有“茫茫彭蠡青天地,白浪卷风湿天际”(王安石诗句)的感受。刹那间,我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南昌又到了。一下车,就再次来到,抚河与赣江交汇处的沿江北路,趁着太阳还没下山之际,来体验一下滕王阁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之子李元婴,调任洪州都督时期所建造的一座楼阁。因后来李元婴被封为滕王,故名。自此滕王阁从唐以来,屡建屡毁次数达二十八回,创造了一项著名楼阁修建的历史纪录。1985年的重建,是滕王阁的第29次“重生”。这座和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自然也有一位与之息息相关、“生死与同”的人物——王勃(公元649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稷山,一说是山西河津),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落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当然高兴,便拂衣而起,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头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他心里想,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滕王阁序》因此而“当垂不朽”,那“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成为了千古名句,滕王阁、《滕王阁序》、王勃三者,由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虽然滕王阁屡次被毁,王勃也在前往交趾探父的途中,溺水身亡。但是《滕王阁序》却亘古弥新、千古传颂。直到今天,人们还是为了重现当年的意境,才重修了这滕王阁。如今连他的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也一样不朽: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的今天,我第三次踏进这幢复原后的楼阁,凭栏远眺,赣江上以往点点白帆的“渔舟唱晚”,再难“响穷彭蠡之滨”。已经是货轮的“甲壳船”,传出的那悠扬的声声汽笛,仿佛间就像“声断衡阳之浦”的“雁阵惊寒”。
热门游记
  • 石城的清晨

    时间:2008年12月11日地点:江西婺源石城山人物:我家两口子婺源的春天,油菜花很黄很泛滥。婺源的秋天,枫叶很红很浪漫。在这个冬的时节,婺源除了永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和四季的白墙黛瓦之外,值得一赏的还有石城山的浓雾锁村庄。虽然闹钟响在了一个对我来说有些不可思议的时间,五点二十分。车出宾馆时伸手还看不到五指。到达石城山时,还是有些迟了。到达观景台时,太阳已经漏了许多的光出来。只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
  • 婺源品茶

    婺源品茶十月十九日一大早我从汪口乘坐中巴车来到婺源县城紫阳,距离二十三公里,车票六块,行车不到一小时,在北站下了车。我背着有我身高三分之二的大背包,手提我那台够沉够大的电脑(真想换了它,搞一个轻而小的,可惜现在没那个财力)。出了北站,心想赶紧得找一个住处先放下这沉重“包袱”。三十米来远抬头看见了“婺源人家”的招牌,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老板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那种典型的爽快的并随时会爆出大笑的男人...
  • 忘我山人的三清山之旅

    随着入选世界遗产的成功,三清山一时之间洛阳纸贵,大家纷纷趋之若鹜,一堵为快。这就直接导致了黄金周期间这里人满为患,管委会不得不采取限制举措,限制上山人数。因山有三峰,名为玉京、玉华、玉虚,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其中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原本2号上三清山,无奈索道一票难求,只好顺延一天。幸好有老乡在此工作,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弄到了票,于是乎4点钟起床,5点钟从家驾车...
  • 汪口小憩几日

    汪口小憩几日从黄山下来,去游了千岛湖。次日清晨就乘坐了之前已预订好了的出租车,四人一行一百六十元专车前往八十多公里以外的婺源汪口村。行程一个半小时左右,在一个大桥头的巨大古樟树前停了下来。打电话给农家住宿的主人,她前来迎接我们到她家入住。女主人姓陈,在家中班乐一个幼儿园;男主人是江湾小学较有名气的数学教师。家里的房子是新盖的三层楼:一层是厅堂,吃饭并作游戏空间,墙的一面摆了一个滑梯;两间教室里满满...
  • 婺源 穿越岁月的容颜

    婺源穿越岁月的容颜徽州婺源粉墙黛瓦的村落散布在群山之下河水之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千年不变的延续着。行走在这些安宁的村落,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每一块砖头瓦屑似乎都在诉说着自己的过往,吟唱着不老的歌谣……千年往事早在远古,就有原始山民在此生存,但造就她的辉煌却是那些从中原避难而来士族大家。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宁县回玉乡和乐平县怀金乡设婺源县。从文化上来说她继承和发扬了中原文化的精髓。...
  • 08年冬游婺源、三清山

    每次说到游婺源,大家都一定想起春天到那边看油菜花。而我们选择了在这个初冬游览,油菜花是看不到了,但红叶雾气去随处可见,也不枉此行。11月29日星期六的下午,我们挤进广州火车站的人群,乘上15:30广州到上饶的列车。由于打算在火车上度上一夜,不至于在凌晨到达,我们买到义乌的车票,而在上饶下车,约330元的火车票比回程280元(含附加)的飞机票还要贵。11月30日,星期日。清晨5点半,火车准点到达上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