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真仙之第一境 寻得桃源好避秦不过,在众多寺庙道观中,愤世嫉俗的八大山人为什么挑选青云谱作为终生隐居之地呢?原来,青云谱竟是一座已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老道院,历经周、西汉、东晋、唐、宋、元、明、清数朝,曾名“太极观”、“太乙观”、“天宁观”等,是惟一保存完好的江西净明道教发源地。直到顺治18年,八大山人偕其弟隐居于此,根据“吕洞宾乘青云来告祥于圃内”的故事,开圃种菜,自食其力,才取名为“青云圃”,后人改“圃”为谱,以示青云传谱,得以流传至今。现在的青云谱建筑群,规模和风格与清朝光绪年间重建的道院大抵相同。屋宇布局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为主体,殿宇中部为方丈堂,三殿逐次递进,曲廊相通。道院内至今仍有着万历古井、仙人桥、净明真境、鹤巢黍居、羲之墨池等许多文化遗迹。青云谱的仙风道骨,就汇集在真实的历史和想象的传奇之中。
据传说,早在周朝,灵王太子姬子乔就曾受仙人指引,在这里修道,他以土砖、茅草盖了一间房子,题“黍居”二字,表示不炼出黍米般的金丹,决不罢休。经过30个寒暑,终于炼出了闪光的金丹,服之羽化登仙,修成正果。而后此处就成为历代道人修炼的宝地,被誉为“成真仙之第一境”。八大山人在此修道时,也曾在自己的住房题了“黍居”二字。
青云谱道院的水池边的石墩,也是青云谱最著名的“钓鱼得道”一景。相传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在这里隐居的几十年间,每天就在这里无饵垂钓,粒米滴水不进,冬夏寒暑风雨无阻,终于得道成仙。没人知道梅福在无饵垂钓时都在想些什么,但我想,会不会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的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于是我开始困惑于玄妙的时间和空间的转换,闭目暇思,一任天上人间。附:八大山人简介八大山人:(1626~1705),清代画家,清初四僧之一,江西南昌人。1648落发为僧,字刃庵,号雪个、驴、人屋、八大山人。有许多奇特的画押,如 “添鸥鹚”、“拾得”。署款“八大”,也常连缀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其愤懑之情。朱耷兼善诗、书、画。诗的格调古怪而幽涩,充满神秘性和讽刺性。书法源于王羲之、颜真卿、王宠等人,而能以秃笔传达出傲岸不驯的情态和流畅秀健的风神,自创一格。绘画最负盛名,擅长花鸟、山水,其阔笔写意花鸟画,以象征寓意的手法、夸张奇特的形象、简朴豪放的笔墨、孤傲雄奇的格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风貌,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鲜为人知 超级实惠 线路密闻
下一篇:到江西鄱阳湖湿地去观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