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江西
出差乘坐飞机的时间成了我的自由时间。我可以在4个小时的往返飞行中,想想过去几天,乃至几个月中发生的事情,也可以为我下一次的旅行做个计划。
上周在西安的往返途中写了在桂林的游历。这一次该写写去年10月的江西之行了。
我也很难把我的生活进行划分,有时以换工作为界,因为从此开始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交往不同的人群;但多的是以结婚为界。十月的江西之行是我和妻的第一次出游。
一秀丽三清山,没落道家
三清山是秀丽的。南清园集中了所有最好的景点。莽蛇出山、老道打坐,无一不在雾中飘眇。杜鹃坡的漫山杜鹃,巍为壮观。
三清宫是破败的。不论其占地面积之大小、道士人数之多少,作为道家名胜,三清福地,其规模和影响太微不足道了。
为什么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所修宗旨不同。道家自修,清心寡欲,但酒肉皆可,求长生不老。这是有限的修行。佛家则修来世,多益善――虚幻而又无限,故可以做得很大。
其二,土生土长的宗教,只在于自己的存在和维续。外来教义的本身,就是要扩大影响。宗教行为本身的不同目的,也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二比较婺源
婺源地处皖浙赣的交界处,地理和人文上是皖南的自然延续,总体上与西递、宏村可以归为一类。为了避免枯燥的重复,旅途中有心与以往的游历感觉做了一些比较。
1车
此行可以说是坐的车型最多的一次旅行。久违了的火车;出租车是一汽捷达;中巴;摩托车(两轮的和三轮的),这是上海不敢尝试的交通工具,但在这里却离不开它;还有长途大客车。
另一次有趣的旅行是在三峡,乘坐了很多类型的船,从二、三十座的小汽艇,长江客轮,渡口的舢舨,到在三峡地区作为穿梭巴士的水翼船,柴油机动力,俄国造。
2食
婺源地区的菜,当然也离不开江西的辣,但还是有两种烹饪方式非常有特色。
一种是和菜,就是把原料切碎了以后放油炒。从豆腐到肉都可以各,不过以蔬菜为多,很适合老年人吃。
另一种称之为粉蒸,以粉蒸大排为代表。多用以加工肉类。字面上就说明了很清楚:肉外面裹上粉,上笼蒸。但在婺源,鱼也可以这样做。
3屋
到婺源,当然主要的看点就是屋,明清时期的老屋是它的骄傲,也是他的卖点。
婺源的老屋,从年代分主要有明代和清代。两者在结构布局上比较接近:大门、天井、厢房。按规模大小一般有两进,也有三进的。多为两层楼,白墙黑瓦。但在细节上,也存在较大的区别。明代建筑构件较为简明,一如著名的明代家具,没有过多的精雕细刻。但清代建筑构件上细工,则令人叹为观止。从大门上的砖雕到地漏上的石雕,到木质构件上的木雕,真可谓雕梁画栋。而且每处雕刻均出有典故,故事性极强。
按建筑的主人分,又可以分为官、商、儒三类。做了大官的人在故居建屋,大门高有台阶三级以显其地位。进门有照壁可避伪。商家多由木材、茶叶发家,门前的台阶只一级,取意一步登天。雕刻内容多为寿、福以及从事的行业(八仙),寿、福、财是他们的主题。读书出身的人自称书香门弟,屋内的雕刻多取琴棋书画这四艺以及四季花草以显其清雅。
在各著名的村子也由此两大元素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思源因拍摄了《聊斋》而出名,以雕花木栏的精细为特色,是一个清代村落。延村的特点在于年代,是一个明代建筑群。许多屋宇因年久失修(后人并无如此财力,同时当地政府出于保护目的也不允许屋主随意整修),多已腐朽,二楼多已不住人,白蚁甚至蛀塌部分院落。李坑是标准型的小桥流水的皖南建筑群。江湾,也仅把江泽民的故居略加整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