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蜿转绿荫掩映萍乡婆婆岩

出萍乡城东,行三十余里,至南坑镇,复行十余里,上山,至婆婆岩。山上有一寺,曰“婆婆岩寺”。 自山脚蜿蜓向上,约三里,可至寺前。山行小路,系石子铺就;崎岖蜿转,不若寻常。忽而平缓,忽而上扬,高坡陡壁,令人望而生畏。及至半山之上的“婆婆亭”,虽是阴天,且上风疾劲,仍免不了汗流浃背,气喘如牛。最糟的是同行的女伴,个个脚浮气短,决心动摇,直嚷就此回头得了,一屁股落坐石凳上,再不思动弹。

同伴中,有曾到过“婆婆岩寺”者,曰:“过此山,山背即是婆婆岩寺”。乃鼓足勇气,努力前行。午一时许,终至。寺不甚高大,平房,占地不足半亩,初见,觉其外观更像一普通民宅。寺为瓦顶,白灰砖砌墙,结构简陋,惟地基高而结实,全然没有一般寺院所极尽雕梁画栋之能事。然素而不媚,倚山麓,凭险而据,放眼苍穹四野,别有一番气势。 转过山坳,自山门拾级而上,右有两人高一座焚香炉,袅青烟,极自在地就此飘向无极; 左边白壁上,写着四个遒劲鲜红的大字:“道通天地”,仔细品味,但觉神情肃穆,意蕴深远,仿佛瞬间体味到人世之浩渺,生命之本真。

寺内设一香堂,上供奉开山鼻祖吕婆坐像。四壁则悬挂着众多善男信女敬献的锦旗,曰“有求必应”“神恩浩荡”等等。看来,寺庙虽地处偏僻山区,然香火旺盛。据悉,寺庙自古至今几毁几建,最后一次修建年代为公元一九九一年。千年古寺,几遭劫难,已不复当初模样。犹如岁月匆匆而过,多少悲欢多少毁誉,尽在不言中。

出得寺来,览阅四周风光又是别有一番情趣。寺前一松柏,一歪脖老柳,或是一棕榈树,一裸石岩,无不透出一股灵山之禅意。而环绕四周的连绵山脉,近者绿,远者黛; 山上树木幽深,近者尚可分清树木种类,色深者为水杉,次之为油茶,再次为修竹, 或整片发展,或间杂而生,皆错落有致,自然生长不受拘限。 忆及城市近郊,乡村平地,春花早早地就谢了,只是太过花团锦簇,繁华矫饰,竟没有在脑海里留下多少春的痕迹。而此处的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它毕竟是来了。信手拈来,仍不失春之清丽自然,无一丝媚俗之感,这与别处自是大相径庭了。

回程路上,复在“婆婆亭”小憩,遇四小孩挑沙上山,三男一女,皆十岁左右年纪。问之答曰:“婆婆岩寺重修山门,我等前往送沙”。问:“沙从何来?”曰:“自山下溪涧里捞取”。又问:“一天几趟,可有酬劳?”曰:“四至一趟,每趟挑二十斤,可得二元五角”。再问:得钱何用?曰:“买了之,不禁为之怦然”。

热门游记
  •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

    老家在并不遥远的胶东,烟台海阳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村子里有七八百户,2000多口人。随着近几年向城市疯狂的移民(包括我),常驻人口越来越少,但每当过年的时候,随着鞭炮声响起,人声鼎沸了起来...回家过年是永恒的主题...过年对于忙碌了一年的村民来说,包涵得太多...一、过年的序幕:过年的序幕,从腊月23日(农历小年)开始,这一天家家都会包饺子,做上一桌好吃的,开始过年的一系列工作。这一天最重要的工...
  • 一个人 、5天4夜、三个城市 、不停地走 ... ..

    2011年8月末、一个人、5天4夜、三个城市、不停地走.....喜欢一个人旅行、没有必须要去的地方只是想行走,晚间的天津火车站。第一站、烟台因为事先在火车上一个蛮热情的山东人、详细的告我哪里好玩哪里能住宿一类的,不过说实话、听不大懂山东话,下车后这一窘境更加严重,几乎没有一个人说普通话.....个人经验、觉得大学附近的旅馆会比较多、而且不会很贵,吃住行都会比较方便,询问路人坐10路公交可以到烟台大...
  • 烟台 养马岛

    烟台 养马岛
  • 走马观花看烟台

    十字街,早晨8点多从开发区打的到东炮台,顺着海边一直走到烟台山,中午11点多火车回北京,逛得很匆忙都是走马观花,不过以后还有机会去烟台老字号“张裕”,喜欢它的大香槟算“北极星广场”吗老街烟台山大门,没时间进去逛了烟台火车站,很气派东炮台,国庆时票价50元,太黑,没进去月亮湾祝福新人空军航空工程学院海滨浴场大美女和小弟弟,嘿嘿老房子打鱼捞虾五角星与小海亏
  • 10天2300公里,大胖和小胖自驾胶东/辽东,纯粹自由行,发呆行,吃喝行~5-2行走烟台之烟台山公园

    第五天(9月30日):下午烟台山公园-有山有海,有文化有历史的地界儿话说这进门还小小周折一番,大胖网上淘了个团购,原价50的票只需要23元。但是由于没有提前联系,要前往时才电话的。方得知要去这个旅行社去取票,好在烟台不大,票点也是交通便利。大胖说既然钱省下来了,就省到底。没有打车,没有开车,公车四五站地,往返40分钟,消费4元。公园外有和北京一样的租用自行车。刚进门,小胖又被这里的建筑迷住了,就是...
  • 烟台之旅

    烟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