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武功山之前,查阅到的资料很少, 只知道武功山是江南三大名山之一(庐山、衡山),位于萍乡、吉安、宜春三市交界,山体博大,总面积360多平方公里,从北到南分为5个景区:羊狮幕、大王庙、发云界、金顶、九龙山。金顶海拔1918米,是江西最高峰。一个网友鼓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我们上武功山。我们俩一南一北,通过电子邮件,一来一回,花了大半个月时间来商讨;他说那里有比庐山好看的云海,有60度的天然温泉,还有西藏才有的高原绿被风光等……而一句:“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最令人神往。于是乎,我摒弃了原定计划,决定跟素昧平生的领队去登江西最高峰----武功山。 乙酉年正月,我们一行五人,两男三女雨中登临江西武功山。我们穿着薄薄的雨衣,顺着路上山,不久到了尽心桥,有岔路,我们走了右边的旧路,没有台阶,叫古道。山路曲折颠簸,陡峭狭窄,危崖嵯岈,灵石峥嵘。雨不断的在下,沿路爬山,过了一会,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雨水荡着秋千吹打在我的雨衣上,发出清脆噼啪的声响。好在雨也善解人意,渐渐的小了下来,再走了一会儿,觉得实在太闷,便把雨衣的头罩掀了下来,干脆让风雨洗礼一番。继续前进,五人的队伍在不知不觉中拉长,在很长时间里,我都是处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况,人行走在风雨里,感觉自己是一叶孤舟,如一只受伤的小鸟。再往前看,雾很大,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只能看见几米内的东西。山路越来越陡,石阶越来越不规则,高高低低的,加上山势陡峭,曲折迂回,走起来的确费劲。没料到,走不多久,眼前竟出现了一段“天梯”----几百级的台阶,开凿在一道山脊上,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是万丈深渊;雾更浓了,看到的只是云雾缭绕,在朦胧之中,天梯向空中延伸,若隐若现。望着台阶,心里直发抖,雾云弥漫,举步艰难,害怕天雨路滑,仿佛一个不小心,就会坠入侧面的万丈深渊。幸亏新认识的领队,颇有君子风度,伸出缓手,一路笑语为趣,分散姑娘们的紧张情绪。登上半山腰时,雨势又绵密起来,一行人艰难地在雨中跋涉着,队伍更加七零八落。 下午2时许,我们到达了武功山庄,身上已经没有几处干燥了。决定在此下榻,放下行囊,稍事休息,看看离吃晚饭的时间还早,我们在庄主的带领下,又向武功山最高峰——金顶攀登了。山上本来没有路,大家就沿着山坡自由攀登,山势又比较陡峭,好不容易爬上了金顶,欣赏了金顶古祭坛等宗教遗址,欣赏到高山草甸的景观,谁都不会想到,在这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上竟会有这么一片面积达10万亩的草甸,枯黄的草长得齐腰深,风一吹,一阵“草浪”翻过,煞是壮观!一个个都兴奋不已,在风雨中,我们终于征服了武功山;历经艰辛到达目的地,站在高山之巅,颇有一般风潇潇兮易水寒之感。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更能感觉到道法的厚重与飘逸,更能体味远古遗韵的回响,更能品尝出人生百年的时光如电!海拔1918.3米,是靠我们的双脚量上来的,骄傲和自豪就是这样写在我们的脸上的!不过天公爷没有留给我们更多的骄傲时间,只一会儿,浓雾升腾起来,夜幕笼罩,气温骤然下降,只觉得冷风飕飕的,阴云密布,草木霜冻,表面结薄冰。大家唯有纷纷朝旅馆奔去。 山上的食物、水、电资源都非常有限,价格昂贵。我们利用所带的牛肉干等食品作肉,领队与庄主讨价还价后,以每人十元的餐标作饭菜钱,还向庄主说女孩子们吃不了多少饭的,这价格供给我们不会亏的。谁不知,我们竟把一大锅白米饭,来了个底朝天,一顿没肉的粗茶淡饭吃得津津有味。饱饭后,庄主又忙着烧开水,让我们洗刷一天的污垢,洗去满身的疲惫,热水是限量供应,每人五块。山上电力缺乏,等各人冲洗干净后,庄主就拉了电闸,停止供电了。简陋的大通铺卧室,一番吵闹逗笑后,五人开始安静下来。那晚的一觉是睡的最惬意的了,宁静的武功山庄,清新的山野气息,静静地披拂着。睡梦中,我仿佛听到山风在萧萧地鸣,山雨在哗哗地响;看到泉水在潺潺地流,风追逐着云雾在山里玩耍。 静谧的早晨,伸了个大懒腰,懒洋洋地靠在枕头上,望窗外雨收风歇,一缕阳光投入房中,忙驱赶同伴们起床。一片嬉闹声中,胡乱地洗漱之后,步出山庄大门,大口呼吸着山野的新鲜空气。
上一篇:流窜浙赣之江郎不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