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革命圣地——井冈山

出了纪念堂,我们沿山而行,有些失望的是来得不是季节,翠竹是不可能看到了,满眼是因百年不遇的雪灾而被压折断的竹子,很是让人心疼。三月份的江西,严寒的冬季余威犹在,一片萧瑟的景象,倒是更映了红色革命的悲凉气氛。过了一会,我们来到了井冈山碑林。碑林由碑亭、碑廊、自然碑型等部分组成,因势而构,曲折回环,别具一番情趣。井冈山碑林为书法家舒同题写。碑文有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书,部分知名人士和书法家的墨迹。其思想内容丰富,书法艺术精湛,真是会让书法爱好者肯定会觉得不虚此行。而对于我这个门外汉,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出了碑林,继续向山上走去。行走在井冈山上,总有一种豪情在心中激荡,眼前仿佛出现革命先辈们的潇洒身姿,高举旗帜、振臂疾呼、快意恩仇。遥想当年这些人全是二十岁左右的热血青年,真是乱世出英雄。现在这个年代怕是不能再出现这种英才辈出的局面了,大家走的都是同一种模式,小学直至大学,然后找个稳定的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只能在幻想中体验一下英雄情结了。

走神中,导游告诉大家我们抵达井冈山雕塑园,这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人物雕塑园,塑有井冈山斗争时期部分主要领导人和著名人物的雕像19尊,有毛泽东、朱德、陈毅、贺子珍等。这些雕塑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神形兼备,形象地再现了这些领袖人物当年的风貌。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瞻仰到了革命英雄的音容笑貌、了解到了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他们中很多英年早逝的人扼腕,一个个都是青年才俊,用自己的鲜血铺就了革命成功之路,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让人折服。

在山上行走着,这次确实不同于以往,一来季节的确不对头,没有美景可以欣赏,二来情绪总是被一种激昂却又带着些悲凉的气氛所包围,心情自然不在看景了。心中不免有些慨叹,这些人中英豪自不在少数,但是最后功成名就的确是少数几个幸存下来的人。看来只要能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就是一种成功了,革命最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并不是很显眼,当时多少英才的锋芒都盖过他,只不过有的在后来或者走上了革命的反面,又或者牺牲在战场上,再或意志不够坚定,凡此种种。时间的事情也大多如此,有的时候把一些事情归结命运也并不是逃避,好多时候光有努力是不够的,有的人运气就是总差那么一点。

慨叹中来到了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它位于哨口工事山顶,竖碑高12米,正面镌刻着朱德的题字: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的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另一块横碑正面刻着毛泽东手书《西江月.井冈山》词,背面是朱德手书黄洋界三个大家。黄洋界之名,原是当地民成黄氏和客籍移民杨氏两姓的地界,因地属万洋山分支,杨与洋同音,后人便改写成黄洋界而流传下来。站在黄洋界,举目四望,群山起伏,云雾弥漫,白茫茫似汪洋大海。群山埋忠魂,悲凉之气油然而生,无论多风光最后都化作一缕青烟、一抔黄土,为了信念牺牲在当今社会还能找到多少,问自己也无法找到答案。

只有一天的时间,想全面了解那段历史的岁月痕迹着实很难,我们也只能尽可能的多走几个景点,留下点滴印象。最后一个革命景点是毛泽东旧居。这里原是一栋农民住房,1927年至1929年,毛泽东同志常住在这栋民房的中厅和右后间。当时红军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一样,穿单衣,睡稻草,晚上点一根灯芯的油灯,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这篇光辉著作。在毛泽东、朱德同志的旧居里,陈列着他们当年用过的床、草席、桌凳、桐油灯、马灯、地图、砚台和毛笔、箩筐、扁担等用品。当年吃过的红米、南瓜、秋茄子也陈列在堂屋里。当年中央井冈山前敌委员会及军械处、公卖处、红军被服厂、教导队、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和红四军军部等旧址,依然保存如故。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艰苦生活,身临其中依稀看到了当年伟人的身影,就是这样的条件我们的红军仍然能打败装备精良的国民党,真的是有一种精神作支撑,如果我们现在还能找到这样的信念就好了,不至于出现那么多的哈日哈韩,沉醉在靡靡之音。

热门游记
  • 保定阜平天生桥瀑布游记

    天生桥瀑布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应该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我也是今年听人提起过有这样一个旅游的地方,考虑到离家不远,我们一家人趁周末休息时自驾车前往。从任丘南上高速,沿着保沧高速,保阜高速,一直到有个出口叫“东下关”再下高速,出口后往右拐直行,看到有“天生桥”标识的路口拐弯就到了。我们去的路上就一直在下雨,等到阜平时下的很大,我们还担心玩不了啦,好在到达景区时雨已经变小了,因为是周末,尽管下着雨,...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北京生活久了,实在是乏味。喜欢自驾出游,周边又没有什么好的目的地,几个能玩的地儿很快就跑完了。于是这次想找个远点儿,冷僻点的地儿玩玩,无意见在马蜂窝里发现了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距离长短正好,于是呼朋唤友,出发。附:费用明细五人(实际四人,小正太无花费)总花费2660元:油费+过路费900元(去程走了一半多国道,过路费比计划省了很多);天生桥门票+白洋淀门票:740元(天生桥50元/人;白洋淀...
  • 保定的山水

    又到五一假期。我们全家去河北旅游,本来计划了三天的行程,由于进程比较顺利,我们提前“完成”了此次旅游的计划,仅用了两个白天和一个晚上共计36小时游览了潭柘寺、清西陵、易水湖、狼牙山和白洋淀,总路程约550公里。下图是此次出行的路线图。4月29日早上7点半,我们从家里出发,一路顺利到达潭柘寺。潭柘寺是孩子姥爷一直想来看的地方。北京一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这座古寺香火很盛。由于基本上顺...
  • 古城保定——直隶总督署

    所谓直隶总督署,其实就是清朝时河北省(那时叫“直隶”)省长的办公及居住的地方,现在位于古城保定的繁华路段。号称“一座总督署,颁布清史写照”。-直隶总督署的大门听说这座牌坊很出名呢,好多介绍直隶总督署的都会拿出这张照片,堪称总督署的标准性建筑吧!这座牌坊又叫“戒石坊”,直隶总督若坐在后面的大堂内理事,抬眼便可望见,可时时告诫自己务必公正廉明。大堂,即正堂。一般是举行仪式的地方,直隶总督日常办公并不在...
  • JS的自行车单人旅行游记 十九 阜平—石咀

    2009.6.6阜平--石咀难忘的一天!早上五点起床洗涑完毕穿好行装,在房间里吃了一个西红柿、三个饼。一副临战的状态!后驮包和车上的装备前一天的晚上就已经整理完毕装好了车。自己搬车下楼,叫醒服务员办退房手续。天还没亮!下雨了?!意料之外!重新换上冲锋衣,蒙上后驮包的防雨罩。正象很多人提醒的一样,骑了不到十分钟左拐,就开始了进山的路。坡30度——40度之间!途遇一起车祸更加提醒我要小心!雨越下越大!...
  • 保定直隶总督府

    古城保定的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是直隶省的最高军政机关,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驻此,至清朝灭亡(1911),直到清亡后废止,历经182年,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