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了,暖洋洋的,真舒服。这一天,我要游最后两个景点,五老峰和三叠泉。自打来到庐山,已经听很多人夸耀这两个景点之艰险,对体力有巨大的挑战。凡事必须亲自实践,不可道听途说,况且,“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啊,有人说那就当庐山的主人吧,我可不想以这个接口错过美景!
来到五老峰山门的时候,还真有点心虚了。山门并不十分雄壮,但山门背后无的石阶伸向远方,而且坡度很大。正自踌躇中,看到有些年纪大的人毫不犹豫地踏上石阶时,不禁豪气顿生,整束行囊,备好干粮和水,开始爬山(不好意思用“登山”)。当我登上五老第一峰时,发现其他四峰基本上就是平着走过去,不禁哈哈大笑,如蒙大赦!五老峰的景色真不错,尤其天气很好,可以看到远处的鄱阳湖。向下看时,公路蜿蜒如玉带,平视,则对面峰峦俊秀。庐山也有迎客松,虽不如黄山那么多,那么有名,但在山峰上恰到好处地来这么几棵,往往使景色锦上添花。从第一峰往里走,依次是二到五峰,又以第四峰最为高峻,为五老峰最高,海拔1300米+。站在五老峰上,看山间云雾缭绕,凉风习习扫清跋涉的疲倦,目穷千里,让人心胸开阔,我真想象紫龙一样大叫一声:庐山升龙霸!
但是,从五老峰下到三叠泉的这一路,真正地让你腰酸背痛腿抽筋了。为了成为真正的“庐山客”,我进行了一次酣畅淋漓的自虐。首先,从五老峰走1小时,下到去三叠泉的路口,这时可以选择缆车和徒步继续向前。因为从五老峰下来很好走,去三叠泉入口的也都是平路,所以我选择了徒步,徒步在峡谷间的游步道,可观山谷景色,听水流的声音,这开始的一段还是很舒服的。上上下下又走了一小时,已经比较累了,才来到三叠泉的入口。此时,我们才知道,要下到三叠泉瀑布,还需要走1400+的台阶,游毕又必须再爬1400多个台阶返回,别无捷径。。。没办法,都到门口了,一个字:走!等走到谷底,腿肚子已经哆嗦起来了。从五老峰下来的2个多小时就一直走下坡,现在又下了1400多个很陡的台阶,不哆嗦的都可以称为健将了。
到了三叠泉,“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说的不是三叠泉瀑布),原来泉分三段飞流直下,故称三叠泉。第一叠最短,第二叠次之,第三叠落差最大,水流分三次这样倾泻下来,水珠向雨水一样纷纷扬扬,洒到满头满身,的确比较壮观。最近几周都没有雨水,尚有如此水势,如果下点雨,第二天的水流之大必定让人叹为观止。泉下有个潭,就跑到潭边去亲水,泉水清澈冷冽。有胆子大的游人,不顾石头湿滑,居然敢跑到瀑布下光洁溜溜的大石上去留影。三叠泉瀑布从山崖顶端直泄入深谷,总落差很大,我站到最远处,费老鼻子劲才勉强把瀑布的大部分拍进去,终究没能照到瀑布的全景,只好分段拍摄。三叠泉所在的山谷向喇叭一样向外张开,最里面是瀑布,向外逐渐豁开,谷口对着一座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山峰。山高谷深,阳光难以普照,瀑布深潭,凉气逼人,景色清幽,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了《神雕侠侣》里的绝情谷。沿着谷底,可以继续向下走,一直走出庐山。游览三叠泉须押一元钱换一枚“庐山三叠泉”的返山标志(表示你不是从山下逃票进来的),回到三叠泉入口后,退返山标志,取回押金。我没退掉,将返山标志留在身边,可以时时拿出来炫耀一下,我到过最难走的三叠泉了!返回的经过略去不说,关键词是汗水+沉重的呼吸,出三叠泉时,我发现衣服上已经起了盐霜,环顾其他人士,均是如此。
至此,庐山主要景点览毕,还有很多小的景点没有细说,还有更多的周围景点没有去玩,留着下次了。
附一,白居易的文字和事迹:
白先生在九江写就著名的《琵琶行》,这是数百句的长诗,象“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名句均出自其中。到了杭州,白居易的年纪已经很大,但仍一心为民,清理湖中淤泥,于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用于蓄水灌田,这就是著名的“白堤”。不仅如此,白先生还将蓄洪泄水的道理写成《钱塘湖石记》,刻于石上,这块石碑在杭州西湖边已经复原。白先生对杭州的印象很好,有词《忆江南》为证: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附二,自驾路线:
上一篇:淡季庐山游记及攻略
下一篇:清凉庐山--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