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宾馆CHECK IN 后,发现大雨没有减弱的迹象,于是就打算在房间里休息到中午再说。12点的时候,雨还是下的很大,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套上雨披,打着雨伞,向离宾馆很近的如琴湖出发了。大雨中的如琴湖实在看不到什么美景,只是在路过的时候突然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游记中有关如琴湖的一段笑话。游记的作者在如琴湖游览的时候,导游向他们介绍说湖名的由来是因为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称赞这湖面好象一把琴,作者好奇的追问了一句象什么琴,导游随口就回答说象小提琴,作者半饷才发现其中的不对劲,难道唐代就有小提琴了吗?大概是下大雨的缘故吧,逛如琴湖和花径的时候都没有什么感觉,只记得花径中有一块石头刻着据说是白居易亲笔的“花径”二字,还有一片池塘也说是老白养鱼赏荷的地方。从花径出来,对面就是锦绣谷的入口,我们便开始在山谷中游荡了。雨还是一样大,整个山谷的顶端和底部都被阵阵雾气覆盖着,让人真有种置身于一幅水墨山水画中的感觉。大雨中,谷中的锦绣峰也显得更加苍劲了。我们噌上一队有导游的团队,跟着他们一起走过了好汉石、情人锁、猪嘴岩(锦绣谷三个大字就刻在猪嘴岩上)、“可怜”松等谷内景点;在梵音泉细听瀑布泻下时敲击石头的声音是否象诵经的音调;在观妙厅眺望对面山峰的绝妙之处后,我们来到了仙人洞。一个不深的洞窟内供奉着吕洞宾,边上还有太上老君殿。继续走,有一处不错的景致,一棵和黄山迎客松很象的松树下,一块石条的正面和侧面分别有“豁然贯通”和“纵览云飞”的题刻,游人纷纷在此留影。快到仙人洞的出口处,有御碑亭,亭内有朱元璋的题碑。出了仙人洞,我们幸运的搭上了一辆同方向的轿车到了大天池。我们先到的圆佛殿,远远得就看见了一座圆形的白色石头建筑,疑惑着这到底是不是圆佛殿,我们走近跟前,却真的是。还是第一次看到没有歇顶飞檐的殿阁,而且还是用石头砌成的,也因为殿是圆的才被叫做“圆佛殿”吧。大概这个景点平时就人迹罕至,加上今天又下大雨,殿门被铁将军把守着,我透过门缝向里面张望,依稀看见里面好象供奉的是关羽。之后我们到达了天池寺,可惜如今是只见山门不见寺庙。进得山门最右侧分别是文殊台和斗姆亭,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这里眺望对面的铁船峰。一直以为大天池应该是在山脚或者山腰上的一潭有点深度的池水,可是顺着指示牌才发现,天池寺广场中央有两处长不过3米、宽不过2米的小池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天池了。天那!大天池也就是这种程度的大小,真不知道小天池能有多大了。这时候陆续有几个游客也来到了这里,渐渐大起来的人声吸引来了几只猕猴,它们大概也是见惯了游客,毫不客气得在蓄着水得洼地边捞着水喝,也在等着游人送吃的给它们。而我们则沿着它们出现得小路向下走,去找龙首崖。龙首崖很快就到了,要看到龙首崖要到离它十米远的观景台上。从这个角度看到的龙首崖的侧影再配上崖上的那几棵松树还真有一番意境。在我的坚持下,我们继续向下走去看石门涧。指示牌上写的从龙首崖到石门涧只有0.8km应该是指垂直距离,反正我们走了将近一个半小时,一路上都在怀疑我们是不是走错了方向,但又不想走回头路。好在坚持就是胜利,终于让我们下到了悬索桥那里。下雨天也是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瀑布的水量变大了。平时很难见到的石门涧的瀑水,今天让我们一睹庐山真面目:很细的一条瀑水从高处飞泻下来,确实可以形容成一条挂在山间的白练。在雨中跋涉还是很费体力的,我们在悬索桥既不想下石门涧浪费钱财(门票要42块大洋又没什么看头),也不想上电站大坝看黄龙和乌龙(我们在庐山还要待三天,去这些景点的时间绰绰有余)。就临时找了两个人一起包车回了街心花园,车费50元。在宾馆换掉湿掉的鞋子后,我们在附近的大众餐厅吃的晚饭,一荤一素一砂锅,2元一位吃到饱的米饭,一共45元,其中还有庐山三石之一的石鱼爆蛋。(未完续待)
(好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