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很偶然的机会 ,成就了龙虎之行。
龙虎山离得太近了,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想到要专门找时间去看看他,反倒是先去了比较远的地。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大概就是如此吧。
直到有一天,认识了网友SHUANG。说来有趣,我在一个旅游网站上发了篇游记,写的是婺源之行的印象,碰巧他看了,甚合他意,于是给我打了个满分,又把我大大的夸了一通,而我一高兴,就给他写了封信,他在给我回信时,附上了QQ 号,就这样,我们认识了。其实很怪,那个网站上的江西人并不多,而我们都上,又都去过婺源,偏偏又对那儿都留下了好印象,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太奇妙了。
后来,我们经常交流出游的感受,发发自己的各地拍的风景照,约着要去龙虎山。他已经去很多次了,不过每次都是陪着别人,没有哪次是为自己,所以一直计划着要有一次是为自己而去。
他从四姑娘山回来后,碰巧我周末有空,结果就定下来,周六7:30在广场新大地门口等,我记下了他的车牌。还差点要对暗号:)
星期六早上,有点事耽误了一会儿,又碰上红灯,所以迟到了15分钟。找到他时,他说,过一刻钟我若不来,他就走了,真不够意思!他却说:“枯男瓜女”的,怕你不敢来了。真是小瞧人!
一路上,聊天说笑,他这家伙,真是馋猫,前一天就叫我买好煌上煌的卤菜,我万没料到他是一边开车一边啃鸡爪的!幸好,他目不斜视,我才放下心来。
十点多钟,到了。先去了象鼻山,“幸有我来山未孤”!一路上清静得很哪,很少看到风景点这么安静、清爽的。两边有密密的竹林,可惜这个季节的竹子还不够绿,SHUANG怪我,没按他的要求穿红衣服来,当不了他的模特,我哪有红衣服呀,只好以红帽子代之,效果不好,也只能将就了。
来之前,也有做过功课,知道龙虎山的三大特色:碧水丹山、道教文化、悬棺。山水我自然是喜欢的;宗教不太懂;悬棺觉得神秘,挺有兴趣。龙虎山属于丹霞地貌,但在我眼里和岩溶地貌好象差别不大,以前在书上看过这种地貌的介绍:“指巨厚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和巨石等特殊地貌,以广东仁化丹霞山最为典型。”但我觉得这个概念还不够详细,试图找更多的资料,结果,找了个“中国大百科辞典”,也就是类似的介绍。看来,我只好自己来认识了。
山并不陡,我们也不赶时间,晃晃悠悠、说说笑笑,偶尔碰上几个人。SHUANG自称是“资深导游”,把他所知道的他所了解的,加上他自己的观点,让我来认识这座山。只是,只要是风景点,不可避免的被一些人留下记号,在竹林里,到处可见“××到此一游”,真不明白这些人,把自己当孙猴子,非得让人知道他(她)曾来此,有很大意思吗?
有些地方,静得真是掉根针都听得见,我们给一些地方命名,诸如“一线天”等。很多山头都是形状各异,类似于“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的岩溶地貌,我们兴致勃勃地看着远山,随意地猜测着山的形状,添加自己的想象。在通往一座据说是宋朝农民义军修的城墙时,碰上了几个修练什么功的老者,我们也就厚着脸皮的跟着学起来,那位师傅也乐意教,他说,这叫神龟功,对身体有益的。然后教我们边练边念:“集天地日月之精华、龙虎山之灵气、灵光,一道白光,清洗脑细胞……”我们又是笑又是乐了一回。其实有没有效果,我不知,但在这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地方,爬爬山,锻炼身体,自然是心情好了。
SHUANG是摄影爱好者,为了取景,我们游了两遍象鼻山。因为山中人少,满目绿色,山的苍茫、树的幽深,鸟儿的鸣唱,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景。只是,肚子饿了,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呀!
车开到上清古镇,赶快找了个吃饭的地,自然又是SHUANG这个“资深导游”推荐的,就在天师府对面。他点了上清豆腐、泸溪鱼,还叫了个青菜,我要了两斤板栗,都是此地的招牌菜。板栗自然是吃不完的,我打算“吃不了兜着走”。再说,路上还可以吃嘛。有个馋猫在,还怕吃不完?
饭后,我们分工,我去游我的天师府,他去找晚上住的地。来之前,在网上谈及住宿,他说住100多元的宾馆,被我否决了,太腐败了!我可是一贯艰苦朴素的!
上一篇:南昌三爪仑龙虎山一行2
下一篇:江西行第一乐章--虎啸龙吟龙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