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元旦像往常一样,我们又筹划着出游了。这次的目的地是赣州。赣州虽是小城,但她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经过一天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这时,天已将近黄昏。我们迫不及待地向江边的古城墙走去。首先看到的便是著名的“浮桥”。浮桥其实是一条条木船横跨江面,再放上木板供人行走。这种桥我还是第一次见,也不得不让我佩服古人的智慧了。当时人们还没有能力打桥墩,边用这种独具特色的方法来搭桥,既简单又方便,真是“智慧的结晶”!
接着,我们就在城墙上漫步,准备前往下一个景点——八镜台。就着夕阳的余晖,临着江面吹来的清风,漫步在长着青苔、杂草的古城墙上,确是一种享受!就像时光回溯到几百年前,苏轼、辛弃疾也曾想我们一样漫步着吧!夕阳依旧、清风依旧、城墙依旧,只是人已不同,心境也大大不同了。苏子和稼轩想着的是家国大事,怀着的是忧国思乡之感,而我们却是享受着这番美景,也借着这旧物“怀古昔今”一下吧!
前面就是八境台了!登临此台,可将赣州八景一览无余,如同身临其境,故名八镜台。它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因数场大火而重修了几次。登上了八镜台,视野顿时开阔,身后章、贡两江奔流至此汇合成赣江,滚滚逝去,看不到尽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似乎正在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此景。苏东坡曾登临此台并留有诗句。我们怀着不一样的心情,看着夕阳一点点地没下……
天色已晚,我们打算去古巷——灶儿巷吃晚饭。听说那里有一间“董府”,做的菜口味还不错。已经饥肠辘辘的我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恩!真好吃!”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赞叹起来。最令我难忘的菜是:小炒鱼和生焖鸭。这是赣州的特色菜,果然名不虚传!
第二天,我们准备继续游览剩下的景点。首先,我们去了郁孤台。它是因为辛弃疾的一首词《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而闻名于世的。郁孤台位于赣州城西北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峙故名。始建于唐朝中叶,历代文人墨客在此题咏甚多。最著名的有苏轼、辛弃疾和文天祥等。这里四周被青山和树木所围绕,郁郁苍苍,的确是美景。而这些景色对于辛弃疾来说却是阻挡视野、令他不能远眺故都。他在这里感慨国耻事变为国人带来如此辛酸,却又以江水东流喻复国之志百折不挠,而后又因身在南国、人已暮年不得如愿而悲怆不已。郁孤台是词人爱国的见证,尽管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我们能做的也只是登上郁孤台、吟咏稼轩先生的词来怀念这位爱国之士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这首《菩萨蛮》便是词人心情的最好写照了。
离开了郁孤台,我们便前往最后一个景点——蒋经国故居了。此地原为赣州州府衙门所在地,旧居平面为凸字型,是一栋砖木结构的欧式平房。旧居坐落在古城墙边,西临章江,南向郁孤台,真是休养、生活的好地方。1940年至1945年,蒋经国携夫人蒋方良、子女蒋孝文、蒋孝章一直居住于此。
游完这些景点,我们也准备打道回府了。赣州,真让人难忘,无论是这里美丽的景色,还是那些淳朴的人们。这次旅游让我领略到了古城的风采,体会到了古人的心境,更学到了许多。这座历史文化的古城,会越来越好的,无论多古老,依然风韵犹存;无论怎样现代化,她依然会古色古香。
上一篇:旺旺闽赣边 3 : 围屋、客家饭
下一篇:镶红边:1.赣州,悲惜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