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问着去找赣州一中,因为廉泉和夜话亭在里面。这两处查了许多网都语焉不详,只好自己去看了,找到一中,很朴素的大门右侧有一个破旧的寺门,一定是光孝寺,等出来再看,乘中午没人比较好求看门的大爷,先进去再说,不知是不是常有人来问,大爷很习惯地一努嘴。我们从主教学楼的右侧向后,很快就见到一座仿古的敞轩。廉泉是北宋元嘉时期的故事,距今已有1500多年了。地方志上说:“一夕霹雳,忽有泉涌,时郡守廉,故以为名。”也属于感应一类的故事,可为什么没应在比如出了个坏人身上,泉是水,水是钱,为什么与廉有关呢?所以,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岭南,路过赣州时,与阳孝本倚泉促谈,通宵达旦时,曾写诗曰:“……谁为柳宗元,孰是吴隐之。渔父足岂洁,许由耳何淄?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足……”他的无关官场事非的态度是最引诱后世文人的兴趣的,此处说明曰:苏轼迁谪岭南时过虔州直造其室,相得甚欢,偕游祥符宫复观廉泉于光孝寺,后人遂建夜话亭于其侧,以寄高景之思,然郡县志俱不载此亭。“苏阳二公夜话图”石刻题跋中说的东坡被贬过虔与孝本依泉夜话是在哲宗赵煦元佑六年即1091年,这与通天岩的说明差着三年,又查了几处,可能是此处错了。亭上对联:照影廉泉无愧色,倚亭夜话有知音。对联的一小段跋,让赣州一中的文化传承接继到千年以前:“将暮,阳送苏返城中,复观廉泉于光孝寺侧,依依不忍言别,夜话达旦,后人建亭数毁,一九九一年赣州一中重建。”另一联为:一话偶然耳,事以人传,留得孤亭占千古,两贤安在哉,(此外一字未抄清楚,求教各位网友)求夜坐,萧条异代不同时。我们在读夜话图碑记,亭间有两个中年男人对话,一个是乡下上来的病人,另一个是县里医院的大夫,好像是很严重的病,有截肢的可能,大夫一面保证手术的成功可能,一边劝病人还是保守治疗,因为手术的费用很高的。想起母亲讲起老家的一位亲戚,因为医术高明,很得乡亲信任,常常在自家的厨房给没钱的乡亲做手术,虽然不合规矩,倒很合情理。出门又参观了光孝寺破败却气势俨然的大门。
上一篇:翠绿井冈山
下一篇:走进白鹭古村_缘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