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溪、延村、樟村都是思口镇附近的小村落,司机把我们送到相对较远的思溪村。
看见停车场上那几台旅游大巴就知道思溪里的人不会少,不过,与后来在晓起、李坑遇到的团队比起来,这里还算清静多了。
村口依然为古村落精典的组合----树与桥,该桥为明代所建的廊桥,称通济桥,规模比清华的彩虹桥小了许多,桥长22米,宽3.8米,这是进入思溪村的主要通道,思溪河上还有一座木桥,称人字桥,通常游客都是从通济桥入,从人字桥出。
思溪村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几百年来,村民主要在附近的几个省份从事木材、茶叶、盐业等商业活动,致富后他们又回到家乡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因此,思溪村建有大量的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故也被称为中国儒商第一村。
步入思溪村,那整洁干净的小巷,古老不破败的建筑,一看便知是个成熟的景区,但这里没有过多的商业,不像东线的景点商业气味十足。感到奇怪的是村里几乎看不见男人,多数家都是大门紧闭,难道现在还都是在外经商?
思溪村以明清古建筑为主,建筑的显著特点是屋里都有天井,天井下放一大大的水缸,据说是因为建筑里木质居多,水缸中的水可用来灭火,又说天水是宝、是财富的象征。
村中清代商宅“振源堂”、“承裕堂”、“承德堂”、“敬序堂”等,“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更为罕见的是由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分别镌刻在十二扇扇门的中间,堪称精品。占地一亩多的“敬序堂”曾是《聊斋》主要外景地。
延村整体风格与思溪很像,粉墙黛瓦,四周风火墙围起,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油菜花开。延村内至今较为完整地保存着56幢清代商人建造的古民居,被誉为“清代商宅群”。
途径景区大门时,守门人好心提示我们前方有车站到思口镇,10分钟一班车,2元。这里距思口镇不过2-3公里,此时天气不阴不晴,走着很舒服,所以没有停下等车。可没走多远,后面来一辆出租,司机开价5元到思口,于是上了车,不管怎么还是能节省点时间,因为晚上还要赶到最北面的理坑村住,还有很多待定因素没解决。
司机执意不送我们去樟村,只好思口镇下来,问了问去往樟村的路,顺便买了两个婺源特色的炸糕,边走边吃,悠悠荡荡来到樟村路口,思口到樟村2公里。
经一老者指点,直奔樟村木桥而去,途径村前小溪,见有村妇在洗菜,驻足搭讪,得知此季节的菜品主要是山厥和水芹。
上一篇:背包行走婺源二——彩虹桥、长滩
下一篇:婺源旅游十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