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菜花不怎么盛开的婺源

在小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我和CY踏上了去婺源这个久负盛名的菜花观赏地的路途。之前计划时,总在跟团还是自由行之间徘徊,无奈在没有自备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自行前往婺源是相当地麻烦,因为没有直达的航班和火车,汽车也需要转车,于是两个懒人还是选择了跟团。既然选择了跟团,也就做好了跟团的心理准备:那些人迹罕至却风景迷人的地儿是甭想了,有点菜花瞅瞅就不错啦(盛花期还是3月中下旬)!团餐能吃饱也就不错了!瞧咱这心态~~刚刚滴!DAY 1 4月4日,早上7点左右从无锡出发,满满一车50几个人,由若干家庭、几对情侣、好友组成(竟然还碰到认识的人,诡异~)。一路大雨,途中主要穿越的安徽省,菜花长得都很精神,瞬时给了我无比的信心。颠簸了近6、7个小时,到达此行第一个景点——李坑。此“李坑”非彼“里坑”,算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吧,据说是一李姓人家聚居的地方,由此而得名。经过雨水的冲刷,整个村子感觉清清爽爽,田野也绿得格外分明,随处可见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青瓦、马头墙,还有融为一体的石雕、木雕、砖雕,细雨霏霏下,别有一番风味。只要自动忽略那此起彼伏的导游讲解声和各色小旗子,那充斥着现代商业气息的古朴民居也有着矛盾的活力。最得我心的自然是一家“查记酒坊”(后来到达的几个景点居然也都有此酒坊,连锁啊),一字排开的大酒缸,种类繁多,有度数较高的桃花酒,风味独特的荔枝酒,酸酸甜甜的青梅酒,口感最好的杨梅酒······门庭若市啊。热情的老板娘帮你用竹筒装上,塞子盖上,那属于婺源乡村的味道也被我打包带回了家。因为下雨,天暗的比较早,但“敬业”的地陪导游还是把我们带往了第二个景点—汪口。这个古村落全村姓俞而非姓汪,三面临水,四周群山环抱,因村前两河交汇,碧水汪汪,故名“汪口”。

热门游记
  • 海口之行--要懂得吃

    海南粉,外面人貌似没听说过,我亦如此。海南粉有两种:一种是粗粉,一种是细粉。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只在粗粉中加进滚热的酸菜牛肉汤,拌少许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等即成,叫做“粗粉汤”;而细粉则比较讲究,要用多种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腌粉”。在海口的几天,“海南粉”在我耳边出现的频率甚高,可见它对于曾经生活在此而又再次踏入这片土地的人来说,具有多么重要...
  • 海南游(骑楼小吃)

    骑楼小吃,真的让人流连忘返啊。海口骑楼小吃街门牌坊留个影,海口的骑楼小吃很有名的这的人可是真不少啊,下午还不到饭点,就这么多人。这是储值卡,押十元钱办的。在这都是用这个卡消费的。河粉(左),海南粉(右)我感觉没什么太大区别,但是感觉右边的这碗食材放的多啊。这粉不贵,五元一碗。卤鸭肉,北方经常吃的是烤鸭,偶尔吃吃板鸭。感觉味道不错。这里的小吃街很卫生,有海南小吃,还有其他地方的小吃,品种挺全的。脆皮...
  • 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七天海南单车环岛游记。

    从决定初二出发订票到提前结束本次骑行,可谓事故多发一波三折。然而好事多磨。从贵州在火车外望见的第一缕晨光到海口站看到睡意惺忪的猴子;从海南大学的集体宿舍到清澜镇白金海岸旁潮湿的高隆湾;从本来的陌生到分别时候的泪眼婆娑,来时候的搓衣板路,去时候的大波浪湿滑泥泞路,一路走到最后,三亚的阳光没有告诉你的,五指山的山峰没有告诉你的,天涯海角没有告诉你的,我们都知道了。如梦境的清晨贵州车窗外。7:00am火...
  • 禅与下午茶

    发现美食的帖子总是比较受欢迎:)贴几张周末在一家新开的餐厅拍的片子吧。非常泰,泰国风格的,貌似集餐厅、咖啡馆、酒吧、spa会馆于一身啊。海口很多餐厅都这个德行,包罗万象的,不过这一家的装修还是很有点意思的。大门口的这雕像就有浓郁的东南亚风味了。就点了这一杯柚子茶,刚开业还买一送一来着,打发了一个下午:)喜欢他们户外的这个院子还喜欢那些嵌在墙上的佛龛水泥墙、绿色植物、佛龛,我好好地练习了一下构图:)...
  • 海口的闪电一游

    11月3号,一日在家无聊,听说海口到三亚的动车又快又舒适。便迫不及待的收拾行李。匆忙上路了。我从市区步行街附近坐4路公交车大约坐了半小时就到了动车-三亚站、三亚到海口的动车平均1个小时就有一班。动车的购票压力不是很大。15点50分到站购票。可以买到17点的火车票。从三亚到海口的票价84元通过先进的刷票闸机进站后。果然动车比我们印象中的绿皮火车有一种很不同的感觉。就好像进入了飞机的一般。我还憧憬着列...
  • 2012.9.28海口一日快游

    从三亚坐动车来海口~一切都按照马蜂窝里的安排~不废话,一切看图!博爱南路著名的猪脚牛腩饭原来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