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周去苏州扫墓,天气十分阴冷,火车掠过田野,却见片片金黄,春天的气息是那么的近。回来看了天涯的帖子,有三清山连同婺源的行程,约上JEAN、伊凡、和彬一同加入。2008年开始清明有了假期,今年正逢周六,周一补休一天,凑满三天,周边走走正合适。上网查了攻略,打印了地图。天涯设定的行程是周五晚上出发,周日晚上回到上海。前一天已经整理好背包,下班后顺路去采购了些能填饱肚子和解馋的食品,洗漱完毕,出门前灌了瓶蜂蜜水,准时到达了集合地。一行人把20几座的依维克连同加座给座的满满当当。领队ANCEN,一个斯斯文文的大男生,话语不多;司机车头,一个四十几岁的大男人,一上车便作自我介绍:爱好户外运动,活动结束后大家留下QQ、MSN云云。。。因为光线较暗,没看清长相,感觉挺豪爽挺男人的,他是一路上调节气氛的主要人选,而且相当有号召力。九点,车离开地铁莲花路站。黑暗中消灭了伊凡带来的鸭舌,ANCEN则戴着头灯忙着收余下的钱款,一路上聊聊睡睡,睡睡聊聊,在腰酸背痛和迷迷糊糊中,车进入了三清山景区。差不多五点了,路边农户的窗口零星的已经亮起灯光,天色渐渐泛白,车行驶在山路上,因为标识的不明确,兜兜转转,到七点才到达了南山索道。气象预报说有雨,好在色虽然阴沉却未见雨滴,地面则是湿嗒嗒的,显然是前一天下过不小的雨。领队和我们约定是下午7点在停车场集合,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是不合理的。带上食物和水,刚下车立刻围上买拐棍和雨披的山民,讨价还价一番各自花4元买了这套简易装备。大概时间较早,也或许是正逢清明,售票处竟然不用排队。索道也很快就排上了,两个人一个吊笼,慢慢悠悠中提升滑行,据说是刘晓庆出资建的,有十多年历史了,选择的是三清山最精华的部分,这个索道蛮适合情侣的,看看风景,谈谈情说爱爱。随着高度的逐渐上升,雾气越来越重,四十分钟达到了终点。这里的终点位于南山的半山腰,虽然衣着已经有所准备,但还是感到阵阵寒意。而且水汽特别的重,不管下不下雨,把雨披穿上,至少能档点风。出索道拾级而上,穿过天门山庄的门牌,左拐继续上行,一侧的山谷一片雾霭,只能看到临近的树木,不多时到达了日上山庄,从这里开始大致是三清山精华景区的起点了。三清山的精华就是西海岸和阳光海岸(因为位于三清山的东面,所以又称东海岸)因为先前就做了攻略,加上天气不好,便决定沿西海岸——阳光海岸——南清园——万寿园,然后步行下山,这样不用赶,时间还很充裕。三清山是由两个环路组成,无论从那个索道上去,大约要7-8小时可以把两个圈走下来,然后原路下山。据考证,千百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而现在的西海岸和阳光海岸在当时是一片海滩,现在经过人工开凿,筑起栈道,起了这样的名字,有漫步海滩的意思。到日上山庄依旧左拐上台阶,尽管没有下雨,而且有雨披抵挡,但因为水气太大,衣服和头发都已经湿透了,山风吹来还真有点冷。上了一段台阶之后,便到了西海岸的栈道,在边上休息片刻,吃点东西喝点水,当是吃早饭了。接下去的路一直到阳光海岸结束,几乎是一路平地了,一侧山谷依旧迷迷蒙蒙,临近的松树形态类似黄山,树杈伸向外侧,偶尔还能看见高山杜鹃怒放的身姿。相比黄山的西海峡谷,惊险程度和自虐程度大大下降,精彩程度也是不能比较的,虽然黄山去的时候也是迷雾天气,但那种灵秀之气依旧能体现出来。三个小时后到达了禹皇顶,雾气中留了影,背景是一片雾霭,二周后去的时候又重新登上禹皇顶,天气晴朗,显露出了四周的壮丽景色,当然又一次留了影。开始往南山索道走了。因为时间还早,接下去又都是下坡路,像是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一路走走歇歇吃吃东西,偶尔有旅行团上来,看到别人吃力的往上爬,有一种幸灾乐祸的自豪感。也许是老天眷顾我们,当我们回到日上山庄的时候,一阵风吹来,眼前的群山显现出来,在场的人都兴奋起来,纷纷拿起相机留下这难得的瞬间,也就一会儿,雾气重又飘了上来,眼前又是一片浓浓的屏障。在石凳上休息一下,接着要下山了。
上一篇:09三清山 遇匪记
下一篇:在那菜花不怎么盛开的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