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节假期令我难忘,因为三清山之行没有辜负我之前对它的期望和向往。坐夜火车到达了玉山小县城,清冽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已经是凌晨三点了,火车站门口的大排档生意仍然不错,早听到过玉山的朋友推荐这里的烧烤,可惜肚子没有半点空间,只想找个旅馆休息几个小时,养足精神明天登山。
经典的景色总是会应验经典的诗句,在清明时节的丝丝细雨中,我们和另外的四个朋友拼车出发去景区。司机大哥很能侃,一个小时的路程就一直在介绍三清山婺源和附近的农田民风,颇以此为自豪。行车二十分钟左右,山中的雾气扑面而来,进入景区后我们就一直欣赏着两旁的延绵,轻灵的白雾像透明的白纱盖在绿红黄多彩的山上,并随风飘浮。突然,一片蓝色引入眼帘,原来是一个很大的天池,缠绵在群山之间,名为紫湖。司机还推荐附近的农家菜馆,说有一道取材湖里的鱼做的美味,只在山里才地道。
因为是新修的路,一路上路况很好,尽管司机大哥开车速度比较快,我们没有一点不适的感觉。又在山里行了近四十分钟,我们到达了景区门口。买了拐杖和雨衣,我们斗志满满地上山了,山里湿气很重,我们沿途看到一些房屋商店和旅馆,地面全是湿漉漉的,房里也有一种不好闻的味道,难怪司机说要是在上山住一定要提前一个钟头打开电褥子,烘干床褥好被子的湿气。
由于雾气很重,能见度很低,幸亏山里只修了一条栈道,景区里面的指示牌很密集而明确,旅游路线一点不迷糊。在这种天气下登山,自有另一番美景耐人寻味,如果乘坐缆车,反而无法欣赏到山里的烂漫野花,听到山泉水叮咚的乐章,闻到植物和泥土的芬芳。映山红点缀在满山的葱郁中,格外妖娆,但我们没有办法接近,玉兰则淡雅高洁,散发着幽幽香气,另外一些花则叫不出名字,只是赫赫有名的杜鹃花这个时节并没有开放,只能看到嫩芽,听司机说,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为期两周的杜鹃花节,杜鹃花灿烂开放,更是美不胜收。俗话说,名山有了水,才显得有了灵气,三清山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蜿蜒上升的栈道就是依水而建,清澈的泉水敲击在山石上,发出动听的声音,难怪观音都要驻足石桥聆听佳音而忘返。泉水并不冷,鞠一捧洗把脸,还似乎留下了一丝清甜在脸上。我们不时地看到,两旁的山石像被斧子削过一样,平滑而陡峭,更远更高的山峰则藏在雾里,隐约可见。一路上遇到不少下山的人,有的已经五六十岁了,还有一队十几人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负着很大的背包,打算上山顶安营扎寨,跟他们讲讲话,不由得被他们的勃勃生机和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爱所感染,一点都不觉得两个小时的登山有多累。有时候到了离缆车很近的地方,我们还和缆车里的游客互相吆喝打招呼。,在旅行中,人们贴近大自然,心情放松了很多,人与人之间也不再设防,变得格外友好和亲切起来。
到了半山腰缆车上站的地方,人声多了起来,这才发现游人真的很多,更别提天气晴朗的日子了。我们稍微休息,俯瞰我们走来的道路,已经看不清楚,山势却更加险峭,雨早就停了,云雾缭绕,怎一个“人间仙境”可以形容。我们计划了一下时间,打算主要游览万寿园和南清园两个景区。
万寿园是一个比较小的景区,主要以休息为主,进去后就好像闯入了天宫,安静而神秘。我忍不住喊一声:“有人吗?”没料到,立刻就得到了回应:“有人!”大家都笑了起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呀。沿着栈道,我们登上了一个小天台,估计晴朗的时候可以看到半片山,坐在天台上休息了十分钟。我们往南清园进发。就如以前的驴友们所说的一样,此时有两种选择,顺时针比较省力,但如果是想要考验一下自己的意志力,逆时针是个更好的选择,因为需要走更多的上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