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延村一样,思溪村的建筑也是清代的徽商宅群。“敬序堂”、“振源堂”、“承裕堂”等商宅,在内部建筑上与普通的民宅不同的是,房屋墙体在临街的那一面不是像平常的民居用泥砖,而是要么厚厚的青石板作为墙体,小偷凿不开;要么就用木板在屋里沿墙体再立一道护墙,为的是小偷在砸墙的时候声音会传出来。其中。“ 敬序堂”是思溪村最大的古民居,而且是保存最完美的商宅。厅堂宽敞,天井开阔,正中间是一口大铜缸,据说是接雨盛水,消防救火用。厅堂及其陈设,是典型的清代模式,门头高悬“敬序堂”匾,下挂中堂画,两边楹联。条桌上摆放着西洋钟,花瓶,镜子,这叫“东瓶西镜”,谐音“东平西靖”,就是说,不管你走东闯西,都能平安宁靖,加上西洋钟,寓意“终身平靖”,充分体现了家人对经商在外的主人的祈祷和祝福。
思溪最精美的建筑当属乾隆年间建成“俞氏客馆”里的“百寿花厅”,在花厅外的12面隔扇门上所刻的人物花鸟栩栩如生,更让人称绝的是门面镌刻着由楷、行、草、隶、篆等字体的96个“寿”字,组成了一幅精妙绝伦的“百寿图”,堪称是木雕艺术中的极品。据说很多年前有位收藏家曾经出过10万美金买那12扇门,房主根本没有同意,不是嫌价钱低,而是说这是属于整个思溪、整个徽州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不能卖。大义之心让我肃然起敬。有人会问,怎么还差4个。房屋的主人看着我的疑惑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原来有3个“寿”需要到屋内寻迹,而这第100个“寿”最绝,竟然就是整座宅堂的布局而组成,需要登高俯瞰才能一览全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奇思妙想。
也不知东南西北,拐了好几道弯,来到了一幢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木建筑前,当地人叫她小姐楼。小姐楼建在深宅后花园里。在花园的天井里抬头仰望,绣楼犹在,佳人难寻。
快到了和摩的师父约定的出发时间了,回旅店的路上在泗水边无意间发现了座从字木桥,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地卧在那里,桥边是三两个早起洗衣的村妇,一辆独轮车刚刚打桥上推过,“咔叽咔叽”的声音伴着推车老汉的背影渐渐远去。回到旅店,早点完毕,整理行装,正好摩的也到了。背上背包,戴上头盔,跨坐车后,说声“师父咱们走吧”,回望了一眼思溪村,此时天光已大亮。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是唐吉柯德,骑着破驴上路了。
(思溪通济桥)
(思溪敬序堂)
(思溪无名小桥)
(百寿花厅木雕)
(延村村外)
上一篇:徽州古韵--婺源行(一)
下一篇:雾锁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