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才算是婺源行程的正式开始,上午游庆源村,下午由岭脚翻山到官坑,再由官坑到理坑,正好从东线跨越到北线。
因为前一夜睡的晚,第二天也起的晚,等我们起床洗漱好,客栈里游客都差不多走光了。早餐时才好好看了一下我们所在的古宅客栈。果然是一座古朴的房子,屋内都是木制的(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徽派风格),并且有很多木雕,只是木雕上的人物都被凿走了脸。
早餐后,一行四人在庆源村逛。
庆源最有名的是油菜花,但是在五一期间,花期也都已经过了。花开过的枝头都已经结上了长条的豆荚,浅浅的绿色,不胜花开那样灿烂。于是我们只有看着几乎漫山遍野的油菜豆荚想象花正开时的繁荣与绚丽,聊以自我安慰。
而庆源的房子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大多依山傍水,白墙青瓦的格调古朴而又典雅,颇有诗情画意。我们沿着青石板路悠悠的在村里转。悠闲的看过了黑白两只山羊的战争,又悠闲的跟着村里的小狗晃了一圈,再悠闲的在村委会门口扮知青拍了照,然后悠闲的回客栈吃中餐。
中餐仍有荷包红鲤鱼,肥嘟嘟的鱼,不仅形状可爱且肉嫩味美。还有鲜笋炖肉和干笋炒腊肉,味道都不错,叫人念念不忘到如今。
中餐后等着班车去岭脚。车迟迟不来,几个人围坐在桌旁等。
天开始下雨,细细的雨丝从天井里飘下,又斜斜的飘到了身上。我抬头盯着天井上阴沉却不阴郁的天,享受着细雨打在身上的感觉,又一次感觉时间就此凝固。我一直认为旅行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知今昔是何年”,没想到在这个古朴的客栈我就体验了一把,不禁又有些暗喜。
不过没多时,车来了。同行的还有两个杭州、三个山东驴友,一队八人的南昌的专业驴(他们装备很是齐全,看得我非常羡慕)。约三点,车到了岭脚。下车后,雨也识趣的停了。17个人前前后后的向山里挺进。
总体说来山路还算好走,一路都是青石板的路,山路边还不时的有石头房子可以休息。我们背着重重的包一路走走停停,即兴的拍照留念,发现速度也不比那对队专业的驴慢,心里都有几分得意。
一路上风景也不错,尤其半山腰有一处“花径”谋杀了我们不少菲林。缓缓的山路旁长着一丛茂盛的杜鹃,在斜搭在山路的左侧,用嫣红的花朵护着那段路,有一种自然和谐而又几分慵懒的美。
穿过花径大约还花了一小时才到山顶,山顶到是没什么感觉,甚至是在发现上山的路已尽了下山的路开始了才发现原来已经过了山顶。
下山的路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钟,遇到了一个父亲带着他的儿子从官坑翻上来。看到我们兴奋的问,离山顶还有多远,我们照实回答。那位父亲调皮的说,“你们要看到后面的我们的人告诉他们离山顶只有两三分钟了,给他们打打气”,我们痛快的答应。果然后面不断再有壮年的父母带着孩子蹒跚着上来,估计是他们的人,于是我们都主动的告诉他们离山顶很近了,他们半信半疑的路过我们,而我们则在为我们小小的善意的谎言自鸣得意。
再往下走,在一个拐弯处突然能看到山下的官坑。俯瞰下去,在层次感分明的梯田的包围下,村庄的炊烟伴着薄薄的暮气在半空里飘渺,透过这些半透明的气体似乎还能看到村民们忙着做晚餐的身影,一切显得安静而平和,让人不忍打扰。
下了山与杭州的两位驴友一起包了车路过沱川到了理坑,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
进了村我们先联系住宿,却发现情况有些紧张,村庄里似乎已经住满了人。想到昨天还有联系过小姐楼的人,于是连忙给他们打电话。小姐楼的老板人还不错,虽然自家已经住满了人,但是还是热心的带我们在村子里找其他人家收留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摸黑穿梭在没有路灯的理坑村里,沿路上不断的问村民家是否还能住人,但是答案有些令人沮丧,要不是已经住满就是只能住不下我们一行六人。
疲劳和失望之余我们退回小姐楼先解决晚餐。一边晚餐一边商量,大家同意先到小姐楼老板的岳母家,她家只有一个房间和一张床,我们打算让两位杭州的驴友睡床,我们四个人打地铺。于是晚餐后大家继续摸黑找那户人家。
路过村里的草坪,有
下一篇:油菜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