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
早上手机一响就起来了,天还不错,至少没有下雨。七点不到,我们便到了餐厅,一个点心都没上,酒店的早餐准备工作真得挺差劲!后来点心总算了,不过是一个个来的,来一个抢一个,游客的精神文明的确也有点问题,怕吃亏似的,乱哄哄!
七点半我们就上车了,稍微等了一会儿便发车去了今天的第一个景点:彩虹桥。彩虹桥好像是在清华镇,开进景区的时候还要路过一个市场,下一个挺陡的坡。
进了景区,径直沿着一条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边是个小村落,突然间我停了下来并蹲了下来,我发现一块石板上刻有“民国XX年”的字样,原来是块墓碑,后来也发现了几块,真搞不明白这里怎么会将别人的墓碑当铺路石的?
一个右转,几个小贩在卖各种旅游制品,抬头一看便是彩虹桥了。走在桥上,没有啥特别的感觉,桥上有个顶,遮风避雨是不错。桥墩很特别,逆流的那一面当中是尖的,像个船头;顺流的那一面是平的。尖的那面在水平面上有好几个缺口,导游说那是当年这里发大水,被水流冲的。过了桥,右转便是水车饭店,有个大大的水车正在转动,其动能还通过了机械装置传递给了四个我也不知名的东西,围绕一个支点作上下往复运动,在古时,我想是用作来处理稻谷的。
往回走的时候感觉人比来时多了许多,沿着一条乡间小径我们来到了彩云寺,一个很小的庙。
虔诚地拜了拜里面供奉的菩萨,之后给我们介绍的尼姑(庙里怎么会有尼姑呢?)说九华山的XX大师正在这里做法师,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进隔壁的那间去让大师点播一下。我们一想这里肯定有花头,所以扭头便往回走。在彩虹桥边我们又留了几张影。景区的确稍稍小了点,旁边有个小镇的入口,我看好像是要买门票的,便离开了。
去大障山花了点时间,挺远的,我看过了宾馆中的导游图,大障山处在婺源的边缘,应该跨过几座山便是安徽的地界了。 大障山卧龙谷其实和我以前去过的大明山是一样的地形,一条山路直通山腰,山里的泉水便从路边流过,有瀑布、深潭、奇石和怪树,不一样的是这里的景致要好于大明山,而且没有索道,所以对年纪大点的人来说爬起来有点吃力,因此我们的车上有很多人都没看到最高处的两条瀑布,到水电站便折回了。
路上拍了很多的照片,而且照片很占用内存,当时我估计每张都要超过1M,到家后一看果然如此,最大的一张要1.7M啦!柯达的相机我觉得这点挺好,它拍出的照片并不是每张都很大,有时才五六百KB,最少的才一二百KB,它是根据色彩和层次来决定占用内存数的。
一路无语,经过了幼象林、石门再往上爬点,我们来到了小水电站,之前我们在路上还买了一小袋的猕猴桃,很小的那种,小姑娘说是野生的,都是熟透的,好吃,吃好还去溪边冲了冲手。水电站之后有两条路,也可以说是三条:一条是继续向上,去看落差有240米的青龙瀑布,然后折回;一条是原路返回;一条是乘中巴下到半山腰,再走一千多格台阶下山。我们两个年纪轻轻,毫无疑问就继续向上了。
因为天好,出了汗,越往上倒感觉到一丝的凉意,还隐隐听到了瀑布声。经过一段跋涉,到了山路的尽头,我们也如愿看见了青龙瀑布,声音很响,水流落入深潭还溅起丝丝水雾向我飘来,我都舍不得开相机的镜头,怕影响到相机。后来还是情不自禁地拍了一段录像。
原路返回到了水电站,乘中巴下山之前在望瀑亭休息了一会儿,下山时小腿就开始有点酸了,办公室呆久了缺乏运动!
在景区唯一的一个饭店门口吃了午饭:一块压缩饼干。一人一块,一是能帮我减轻负担;二是能多点时间游玩。大障山给我的印象很好,山清水秀,而且进入深秋还看见了红叶,只不过是稀稀的,真美,在这里我一共拍了八十几张照片,而且都是在我尽量控制下情不自禁拍的,由此可见景致的优美。我感觉内存可能要不够了。
下午到了思溪和延村,两个古名居,一大一小。导游说延村以前都是地主或者是富农,因此在文革时被批斗地很厉害,但是说老实话,房子和李坑差不多,都是雕花刻龙,厅中挂块匾额。
上一篇:婺源之行-大失所望,大跌眼镜
下一篇:国庆婺源游小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