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宫游记

2013年的12月1日,正好是上海雾霾天气非常严重的那几天,我和舍友一起去了中华艺术宫,近距离感受了艺术的熏陶,不知道有没有增加些艺术细菌。中华艺术宫的前身就是世博会的中国馆,整个设计都带有浓郁的中国气息。中华艺术宫很大,所以只有在远处才可以拍摄到全景。照片是美化过的,不要指望那天能有这么好的天气。

中华艺术宫游记1

门票是免费的,人多的时候需要在网站上预约,但平时是没有那么紧张的,随到随领即可。要先过安检,才能进入艺术宫,大家坐电梯有条不紊地进入,不过感觉底下这么大的空间被浪费实在太可惜了。

中华艺术宫游记2

中华艺术宫是具有收藏保管、学术研究、陈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对外交流等基本职能的艺术博物馆,将收藏、展示和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其中有些展品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留下的照片并不多。这件展品,左边的叫做“我们”,右边的是“狂想曲”。

中华艺术宫游记3

《帽子·灯罩》,不得不佩服艺术家的想象力。

中华艺术宫游记4

中华艺术宫游记5

下面是一组油画,画家大多来自法国。《花瓶静物》

中华艺术宫游记6

中华艺术宫游记7

中华艺术宫游记8

中华艺术宫游记9

中华艺术宫游记10

“永驻”中华艺术宫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这属于特展范畴,门票价格为20元。

中华艺术宫游记11

非常震撼的动画效果,大家一定不要错过。

中华艺术宫游记12

安放在中华艺术宫一楼大厅出口处的“和谐之声”艺术外壳钢琴,看样子就知道价值不菲。

中华艺术宫游记13

详细的介绍。

中华艺术宫游记14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艺术宫参观,感觉还是很值得一去的。

最后的问题:展馆里还有专门给国产动画片设置的展区,这个动画片的名字还有多少人记得?

中华艺术宫游记15

热门游记
  • 感悟婺源:美更在于心灵的享受

    阳春三月,我畅游婺源。游走在青山绿水、遍地黄花之中,漫步于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之间,我的感觉甚美,于是乎拍了许多照片。游罢回家,整理照片,突然间,我好象有了新的感悟,使自己在婺源游览时产生的一种朦朦胧胧的现场感受,变得清晰、明朗起来。霎时,我感到自己对“美”有了进一步感悟。可以说,人人都喜爱美好的事物。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什么是“美”呢?经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美,在于生活...
  • 婺源行

    婺源行文:秋水伊人图:风中的承诺这几年婺源一下子成为春天旅游的焦点话题,看了无数婺源的照片,那白墙黑瓦,绿水青山,蓝天下无边的花海如诗如画,真是让人魂牵梦萦,错过了一年又一年的花期,终于在今年愚人节踏上了这块净土。进入江西境内,公路两边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乍一看,还真有惊艳的味道。去的时候下着雨,本来觉得是件挺遗憾的事情,却真正见识到了婺源的风景处处都是一幅水墨画。岸上,云雾缠绕的山...
  • 婺源纪行---遗憾与完美之间的距离

    一、短暂的前奏记录这次婺源之行,起初有种强烈的直入主题的冲动。可为免后悔,还是冒着赘笔的风险,提一提那晚路上所见的星空。车在快到婺源时坏了,下车透气。慕地一抬头,见深蓝色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星星,一颗一颗,晶莹而又多芒;好像一群闪闪发光的萤火虫,从远处飞来,停在当空,与我们对视。说实在话,从小到大,我还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纯净的星空!也许,偶然发现的美才是最美丽的,正如那句成语“惊鸿一瞥”所描绘...
  • 春游婺源--婺源行全攻略

    2006年3月26日至3月30日和LG、朋友一行4人,去了久负盛名的江西婺源,感受很多,也被婺源的美景深深感动,回来快两周了,再不把这美好记忆记录下来的话,就太对不起美景了。不知算是游记还是攻略,只要能给大家一点点帮助的话就心满意足了。D1:3月26日,无锡至景德镇的火车2182次,慢车,硬卧,14:57出发,次日凌晨4:33到达,没有晚点;D2:4:33到达景德镇,6:30里村车站有去婺源紫阳镇...
  • 衢州、婺源油菜花之约3日游全记录

    2006年3月24日早晨7:00从人民广场出发,由于是18人座的小车,所以车速比较慢,到下午3点才到达衢州,游览第一个景点——天脊龙门大峡谷。原本还以为是和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那样的,后来爬了才知道,是座1450米高的山啊!阶梯紧贴崖壁,峡谷的风光一览无余。由于现在仍属于枯水期,所以峡谷的水很少,河床、鹅卵石都露了出来。可是山上却是一片春光,绿树青草、白色的兰花、红色的山茶、还有黄色的、蓝色的、紫色...
  • 圆梦在婺源

    婺源,号称中国最美的乡村,坐落在江西省景德镇和黄山的中间位置。去之前,在网上看了许多网友拍摄的照片,小桥、流水、人家,如诗如画,好不向往。周五晚上坐上大巴一路颠簸,一夜没有睡塌实,就这样睡眼朦胧地来到了晓起村。这个村落坐落在一个四周环山的凹坑中,后来去了几个村落也是这样的,青瓦白墙,(实际上应该叫黑瓦吧)错落有致的徽式建筑就这样在眼前展现开来。匆匆找了户人家,洗漱完毕塌上了第一程,在村里面饶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