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下江南之南京&无锡

从音乐台到灵谷寺的这段路,我们是步行抵达的。不算远但也不是很近,大约有三里路。我之前还真没来过这里。灵谷寺初名开善寺,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紫金山风景区重要景点。现在的灵谷寺是1928年在原寺址建成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国后改名为灵谷公园,但习惯上仍称灵谷寺。

灵谷寺有建于明洪武十四年,用砖石砌成的无量殿(又称无梁殿);还有灵谷塔和三绝碑等胜境;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我们从灵谷寺离开前往今天的最后一站明孝陵的时候选择了乘坐景区观光车,但是很不巧的是我买对了票却上错了车,本来要到明孝陵的,却坐上了直达中山陵的车,不得不再次花冤枉钱买了下一段的车票。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

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明孝陵的风景一年四季都有其独特的美,但在我心中最美的时候应该当属每年初春的梅花节。

位于明孝陵的梅花山是梅花节连续十七年的主会场,也是国内唯一一处位于世界遗产景区内的赏梅胜地,在全国八大赏梅胜地中,无论是按植梅的历史、规模、数量还是品种排比,皆堪称魁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梅山”。只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如果要细看明孝陵,没有一整天是根本来不及的,要知道这里可比中山陵大多了。因为来到这里的时间已经不早,所以我们只是匆匆地登上了明孝陵的宝顶看了看,很快就离开了。晚上,我们去瑞金路上的江南公社吃了饭,安顿好家人,我去实验室上网并筹划接下来离开南京后的行程,其实如果按照我之前的想法,是觉得携家带口出去玩真心不如报个团省事方便,所以也就没有再特意去计划什么。但是等家人过来以后,老爸觉得一个人将近一千多块的价格实在太高,还是自助比较合算,而且跟团的话有些地方他也不太想去,想去的地方又不在路线里,无奈之下我只能临时又开始准备。没想到这居然用了整整一个晚上。

D3:

无锡:灵山大佛

在实验室熬了整整一夜,我终于把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全部计划好了,然后先接爸妈和小外甥女出来,把行李放在宿舍里。吃过早饭以后去了火车站,坐上了去无锡的火车。在火车上我曾经试图用手机下单购买无锡宾馆的团购,但购买成功以后打电话去问才得知国庆期间不提供团购服务(其实这一路上我感觉自己最失败的地方就在于对国庆期间旅游城市的住宿困难程度严重估计不足,导致在无锡上海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我想着等晚上逛完灵山再随便去找个住宿的地方应该也不是很难。

身心俱疲的我这才趴在桌子上稍微睡了一会儿。从无锡站下车已经到了中午时分,我们跟人打听了去灵山大佛的路线之后坐上了公交车。这是我第一次来无锡,对这座城市也十分好奇,不时地透过车窗玻璃向外张望,我惊讶地发现公交车旁平行地就有一条并不宽阔的河道,而上面正有一艘货船怡然自得地穿过。我猜这就是小时候学过的京杭大运河吧。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从没想过河流会和我们的距离如此接近。

热门游记
  • 我进入了庐山水晶世界

    阳春三月,本来想去婺源领略油菜花的美丽,无奈天公阻路,近日江西大部地区都在降雨,婺源降雨更甚,于是,只身到达南宁之后,临时决定改变行程,上庐山!3月1日,南宁细雨沥沥,坐上旅行社的旅游车一路向庐山进发。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模模糊糊,雨线打在车窗上形成道道小溪。心里很有几分担心。两个半小时左右,车子进入庐山景区。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两米,盘旋而上的396个山弯充分领教了司机师傅的车技。就在大家全神贯注...
  • 庐山记影(武汉出发,庐山三日两夜)

    (武汉出发,两人,庐山三日两夜游,2009.4.29-5.1)第一天:2009.4.29,星期三早晨8:20和同学(下文简称君君)从学校出发,坐518路公交车(2元),去武昌站坐10:08发车的T291次双层列车(42元)到九江,还从来没有坐过双层的火车呢,没吃早饭,就在武昌站内的华莱士买了两个汉堡(10元)。火车上人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像我们一样出去玩的学生,呵呵,火车上空气比较污浊,感觉不太舒...
  • 九江楼亭

    九江过去叫江州,唐代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曾在此作琵琶行。九江就在长江边上,这段长江当地叫浔阳江,九江有著名的浔阳楼。就冲这两点也得去看看呀。先到浔阳楼,原以为浔阳楼是个酒馆,不料却是个旅游景点,门票处有介绍:87年由九江市政府重建,外三层内四层,九脊层顶,龙檐飞翔,瓦朱栏,四面回廊,有赵朴初题的浔阳楼。登楼远望长江,发思古情怀,当年白居易题诗在此:“今日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 上山容易落山難之無鞋挽屐走

    在酒店吃飽早餐退房後帶着雞蛋上盧山,我當然沒李逵的豪氣走上山〈當日宋江在潯陽樓提反詩,當時李逵在江州當小吏,據估計他大概有上過盧山,而且還是雙腿走路〉。九江人雖然老實卻很愛抽煙,而且煙還抽得相當猛,坐在巴士等開車時,司機乘客上演煙霧交響曲,煙駁猛抽猛噴。找死的旅行,吸入這種二手煙,等會兒去到盧山要多吸幾口天地精華,誓要把肺部二手煙去清。既然講開抽煙就不得不題九江人的“飛鏢”,些“飛鏢”不同彼“飛鏢...
  • 九江行

    走进九江就如同走进了语文课本,一大帮名震古今的文墨客人站在那儿,成为比庐山还要雄奇的巅峰;一篇篇耳熟能详的精彩诗章铺在那儿,成为比鄱阳湖还要壮阔的风...
  • 庐山游记之四: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庐山美丽的自然风光众多景点中,庐山会议的会址是唯一一个政治景点,像宋美龄、毛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等人的旧居,即便去掉他们的名字也可作精美别墅去欣赏,而会址只是个旧时的影剧院,因59、70年两次党内斗争会议而卖门票,曾作蒋介石的军官训练团大课堂却了无痕迹,也很少有人知晓或感兴趣,其实蒋介石在这里培养的军官尽是打败仗的,也没啥可说的。59年那次会议实际是两个会,先是政治局扩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