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爱旅行 之 遇见江南·东极岛

当有人终于回过神来,伸手去抓三脚架和相机的时候,渔村的灯火又忽地亮了起来,一切终究还是恢复如初。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即便如此,这一刻也将一直深深地刻在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头。

为了追寻那转瞬即逝的星空,我们再一次背起行囊,在手电的微光之下渐渐远离渔村,去往那背光之处。

远方的渔火如此微弱,却能映红天际的云彩。

脚下的浪花如此汹涌,却能泛起白色的浪花。

我静静的坐在海岸的尽头,那里是星海画卷中最合适的位置。

亮起一只手电,让那光径直穿越长空,指向心的方向。

站起身,T恤在风中不停的扇动,索性脱了,海风依然打的身体在风中摇晃,这样似乎能站的更稳一些。

回到伙伴当中,和大家一起拍摄,这才发现银河居然出现在头顶。

我虽然想到在东极岛能够看到星空,但也确实没有想到这里能看到银河。

而此时,转头看向身后的高台,银河就这么跨过。

换我上去的时候发现要坐稳真的好难,看来必须得好好学学夜景人像,好好学学怎么用闪了。否则想露个脸都没有机会啊。

多试几次,勉强好一些了。

有什么能比坐在夜空之下看向银河更让人难忘的呢?

美好的时光依然是短暂的,即使这只是深夜的开始。

云起,流云渐渐淹没了银河的光彩。

再绚烂的光柱也无法将其击碎,这便是自然。

到最后,竟然拍出了这样的画面,光柱没入长空,消失不见。

再想拍些星空下的留影已经越来越难,银河不断的升起,渐渐跳出来镜头所能容纳的范围。

不过在这里,一个距离城市直线距离不到五十公里的地方,能留下一张星空下的合影,真是极不容易的了。

在经历了近11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我们的双脚终于踏上了东极岛的土地。

而东极岛,更是用最美的日落和星河迎接我们的到来。

当夜晚的钟声敲过零点,星空也慢慢被云雾所遮蔽,我们的东极岛之旅从启程转向了归途。

两日行,恍然若失,即使夜里只睡三个小时,但也只能多留几张影像罢了。

凌晨四点半,天边微亮,浓重的云层压着慢门下的海洋,和每一个坐在海边静静守候日出的人一样,我明知注定会是失落,却依旧带着希望。

海是汹涌的,可心境平和下来,却似平静。

一艘艘小船从眼前的海面驶过,我们早已忘了在等什么,却也忘了离开。

摄影难免会让旅行背上更重的行囊,有形的背包,无形的负担。

热门游记
  • 四个人的旅行——浙东大峡谷

    6.29号下午,我们寝室四个人——我,王莹,淑芳,刘芸,打算去浙东大峡谷玩,这次难得大家都聚到一起,想痛快得玩一次。刚一走到学校后门出租车就停在了我们面前,看人家等了那么久也没揽到车,我们真觉得自己运气好。到了南站买了去宁海的汽车票,每人26元,由于在学校上午的事情很多,大伙都累了,1个半小时在车上都睡着了。到了宁海后又乘108到了汽车西站,再转车到大峡谷,因为是傍晚了,大峡谷已经关了,我们在农家...
  • 踏秋。保國寺。

    帶著兒時的記憶踏上這座經歷了千年風雨的古刹。所及的已於記憶中相似無幾了。心裡會有失落。但仍感慶倖的是,十幾年后,她依舊在此沒有失去。。保國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作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保國寺已經失去了該有的香火旺盛。。剩下的只是她作為一個記載歷史的載體的博物館。。金秋十月的季節。拾級而上。兩邊皆是丹桂飄香。。靈龍泉。進山門的第一個景點。仙人橋...
  • 三江口汇各路英雄--宁波一瞥

    本人开博的原始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历年拍的照片晒晒,结果,开博之后旧照片晒得不多,新照片陆续有来,而且变本加厉,到一个地方都要拍照,颇有点到此一游的意思。不过,在博客上刻到此一游,比那个到台湾的古石头上刻字好点吧?。请看我最近刻的:宁波。到过宁波几次,不提天一阁了,因为旧照片有,也因为这次在宁波只停留14个小时(连吃饭睡觉)。本不想提奉化和余姚,但临行前经过三江口,停了一下,所以要提。三江口是余姚江...
  • 宁波日湖公园

    宁波日湖公园
  • 冬季里的一把火~~~

    中午趁外出吃饭的时候跟同伴美美的拍了几张照片,回来的时候也恶搞的朝小黑还有大勒头上仍了些白色炸到了我这个年纪还能有这份童心不知道是值得高兴还是......雪很快就要化了,这场雪给我们带来了欣喜也带来了寒冷。公司里的暖炉暂时驱走了一丝寒意,可懒惰还是蔓延了我的心头。我依然不愿意伸出手,依然不想对着电脑屏幕一通乱画。要学会接受这个冬季给我的寒冷,至少要祈求上天不要让冻疮施虐我的双手。麻利麻利哄~~~~...
  • 观海卫——它山古寺之七级浮屠

    浮屠就是佛塔,是音译过来的。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人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见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的,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在佛教...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