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1

九如山,盛夏里清凉的沐心佳境。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逃离现实的隐世之梦,或在湖泊之畔,或在高山之远......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2

 

济南南部山区的九如山,就是一个近在身边,修身养性、幽静清凉的好去处,这里“没有雕梁画栋的楼台和廊阁,也没有普渡众生的庙宇和神灵,没有人文杜撰的传说和故事,更没有雕刻山体的诗赋和墨迹,这里只有自然……”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3

这几日,恰逢泉城济南城区高温难耐,九如山在前一天的雨后,激活了山上的瀑布群,正是观瀑的好时机,因为周五单位工作,没有成行,周日下午终于与摄友结伴到九如山一探究竟。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4

急急赶来,身临其境,山间溪水流淌,莺飞草长,生态自然,尽情感受满眼的绿意和沁人心脾的清凉。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5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6

来九如山,最好是结伴而来,和三两知己,水煮三国、大话西游、把酒言欢,诗和远方大抵如此吧。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7
 

山上森林青翠,远山若隐若现,静下心来,仿佛能听到风擦过树叶的声音。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8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9

 

到九如山,最好是下一场小雨吧,在湿漉漉的十里木栈道上走走,会别有一番情趣,不知不觉中,确实营养了心灵和身体。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10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11

九如山最有气势的还要数瀑布群,或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或婉转婀娜,如泣如歌,亲近飞瀑,感觉身体与心灵的尘埃都被冲洗干净。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12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13

 

 在城里我们无法感受的悠闲自在,在九如山你可以尽情享受。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14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15

九如山水清凉,今天能来,还要等到明天吗?

 

九如山,盛夏里沁人心脾的一掬清凉16

热门游记
  • 你好吗?我的第二故乡南昌!

    南昌是我当兵两年的地方,现在我虽然离开了,可是我的心却留在那里!那里充满了我美好的回忆,我会在远方祝福你!隐隐约约中还记的有这么一句广告:去民德路买蛋糕,去绳金塔吃火锅,请客要去孺子路,还有不记得了*****总有一天我有了钱也有了时间我还会去登上腾王阁去看那流淌不息的赣江水,祝福你美丽的南昌,祝福你我的好战友!此刻我的头脑又浮现出我在军营中那一幕一幕,有欢笑也有泪水,相信我,在不久的将来我还会再来...
  • 西行漫记14--俊俊老家

    俊俊的老家是南昌市边缘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从南昌市坐车三四个小时,远远可看见那条小河边的塔。顶上长了各色的野草。砖块有些松动了,很累的样字站那儿。“这就是要带你们看的宝塔镇河妖。”带一些久别重逢的兴奋,俊俊在车上就开始坐立不安了。那是个静悄悄的小镇。中午的集市不见人影。中小学都放假了,只几个小萝卜头趴在树荫下写作业。削片地瓜,脆而清爽,就象小镇的味道。邮局里找了半天才翻出我们要的地图,看那漂亮的小姑...
  • 西行漫记10--南昌

    站在南昌的站台,第一次有了茫然的感觉。就为了多出的四天假,就为了王勃的《藤王阁序》。就为了附近俊俊的老家。就临时在途经南昌时下了火车。就直接到了“八.一”广场,就在那晚有了第二次喝醉的感觉.两个大食女孩在八一广场附近靠俊俊的点拨在排挡大大爽了一回。至今背得出那份经典菜单:炒田螺,小龙虾,肥肠煲,炒鸡心,水煮青蛙(其实是蛤蟆,绝无残杀益虫嫌疑),山芋藤,当然还有冰镇的南昌啤酒.扎起头发,”两双半”和...
  • 南昌腾王阁

    跟团去庐山旅游,顺便游览了南昌的腾王阁。因为之前去过岳阳楼和黄鹤楼,加上听说导游说腾王阁是89年重建,顿时没有了兴致。到了腾王阁楼,他的雄伟气势让我深感意外。9层楼高近60米,与旁边的辅楼构成了一个山字,仿宋的建筑,不知道王勃笔下的腾王阁有没有这么高。已经是深秋,周围的参天的银杏树和台湾草仍然保持了翠绿,可见下了功夫保养。楼前的广场下面是条繁忙的马路,规划者真是匠心独具。找洗手间颇费了点儿劲,因为...
  • 南昌免费游(二)

    南昌八一大桥位于赣江的新八一大桥于97年9月29日建成通车,是江西的第一座斜拉式大桥。八一大桥四个大字是江泽民书记题写。桥南引桥周围微缩建造了江西历史人文景观中的浔阳楼(九江)、郁孤台(赣州)、龙珠阁(景德镇)、牡丹亭。牡丹亭是纪念东方莎士比亚,临川才子汤显祖的,汤显祖的代表作就是牡丹亭。牡丹亭的剧情说的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私自外出游园,由大好春色而萌动情思,在梦中与秀才柳梦梅相会,事后竟...
  • 游滕王阁

    展现面前的滕王阁已不是过去的滕王阁,历经人世千年沧桑,战祸兵乱,迭废迭兴达28次之多,现在我看到的滕王阁是由江西人民花了巨资于1989年建成的。虽说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整个楼全部应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水泥、花岗岩、电梯、空调,还有永远不绝的人流,充满阁内的大厅、走廊、楼梯,但不失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满海外的名阁。它巍然耸峙于赣江之滨,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其实,不管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