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因苏东坡而闻名,因为这里是苏轼的家乡。说来也有趣,眉山所有的郊县我都去过,却唯独没有去过眉山市区,也就是东坡区。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前几年三苏祠一直在修。如果到眉山而不去三苏祠,那就等于没来。今年5月,三苏祠终于修缮完毕,于是这个周末,我终于完成了久违的眉山之旅。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中心的古纱縠(音“胡”)行。这里是苏轼、苏辙兄弟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眉山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经过三年多的修缮,三苏祠在今年5月终于重新开放。重新开放后的三苏祠,有了三个改变,第一是门票由60元下降至45元,第二是对本市居民的10元优惠门票不再存在,第三则是三苏祠内不再存在茶馆。这一切对于外地来的游客都是好事,像三苏祠这种地方如果变成麻将馆会有多么无趣。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改变,现在的三苏祠十分的清静,非常适合怀古。
唐宋八大家,苏府独占三席,因此“文峰”二字再合适不过。
这里的路灯也是充满了特点,上面那个“苏”字,应该是三苏祠的标志。
洗砚池,相传是苏轼、苏辙兄弟学习书画的地方。一般在文学家、书画家的故里,都会有一个洗砚池的存在。这里的“洗砚池”三字,来自清末年间。
塑像中的两个人是谁,也没个说明。这是苏轼的母亲和侍女,还是王弗和侍女?
披风榭,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清末。南宋时陆游来到这里,写下了著名的《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一诗,诗中有一句“郁然千载诗书城”,眉山从此得名“诗书城”。因此,现在的披风榭,不仅为了纪念苏东坡,也为了纪念陆放翁。
披风榭对面就是苏轼坐像一尊。
栩栩如生的蜡像。苏轼、苏辙兄弟在苦读。
苏氏兄弟的母亲--程夫人在教育孩子。
最后走进古祠堂。
古祠堂大殿。这个古祠堂,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清代。
正中间端然稳坐着苏洵苏明允。
右侧是苏轼苏子瞻。
左侧是苏辙苏子由。这个顺序很有讲究。苏洵作为父亲,当然要坐中间。而苏轼坐于右侧,是因为右侧为尊。
启贤堂。很多名人祠堂里都有启贤堂,一般的启贤堂里都会供奉主角的父亲。但三苏祠为苏氏父子三人所有,那启贤堂里又该供奉何人呢?
走了进来发现,这里供奉的是苏氏一门远祖,唐代的苏味道。
式苏轩,表示要向苏轼学习。注意牌匾的题词者是赵朴初先生。
至此我在三苏祠的游览结束了,用时一小时。这一小时,很有收获。三苏祠有两道门,我从西门进入,从南门离开。
从三苏祠南门出来,路对面即是三苏纪念馆。这是一处免费进入的景点。
三苏塑像。
上一篇:若尔盖的8月,自驾2日游。
下一篇:5.1,象山渔山岛行